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深加工高端化,小红枣变身“摇钱树”——陕西清涧脱贫攻坚采访见闻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0-12-18

0
  • 导读:

     新华社西安12月18日电 题:深加工高端化,小红枣变身“摇钱树”——陕西清涧脱贫攻坚采访见闻  刘彤、张瑜  已是寒冬,本该是黄土高原农民一年中最清闲的日子,但陕西省清涧县玉家河镇舍峪里村的韦峰峰今年却...

 新华社西安12月18日电 题:深加工高端化,小红枣变身“摇钱树”——陕西清涧脱贫攻坚采访见闻

  刘彤、张瑜

  已是寒冬,本该是黄土高原农民一年中最清闲的日子,但陕西省清涧县玉家河镇舍峪里村的韦峰峰今年却没有闲下来,“县里建起了红枣加工厂,我们几个刚刚脱贫的村民正在谋划如何流转承包其他农户的枣林,让脱贫成果更加巩固。”

  小小红枣曾是陕北数万枣农的致富寄托。今年40岁出头的韦峰峰介绍,舍峪里村地理条件优越、日照时间长,村里红枣被称为清涧“枣王”,20世纪90年代,一些村民家一年的卖枣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

  但一段时间以来,受市场疲软、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等因素制约,清涧红枣价格低迷,枣农积极性严重受挫,枣林弃管撂荒,红枣产业不断萎缩,出现了“保不住枣树、种不出好枣、卖不出好价”的僵局。

  怎么办,怎么干……这成了陕北枣农们思考最多的地方。

  2019年11月,投资3.4亿元的清涧北国枣业公司试产成功,清涧红枣产业迎来了复兴的曙光。北国枣业公司副总经理王维岗说,公司以红枣深加工为主,坚持走高端化路线,目前已吸纳清涧本地职工108人,其中贫困人口38人,每年可消化红枣两万吨,带动数十万名枣农增收。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020年清涧启动了弃管撂荒枣林管护工作,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低产改造、技术指导、订单收购等方式,全面增强枣农信心,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引导红枣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今秋鲜枣刚熟,北国枣业公司就以每公斤5.2元的价格收购,价格比往年高出两三倍,我今年光红枣收入就有3万元。”提起今年的红枣收入,韦峰峰脸上乐开了花。

  “像我一样,现在县里很多枣农重新拿起锄头,在枣林地里谋求致富的新路。”他说。

  清涧县委书记温江城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红枣产业的发展,关乎清涧脱贫攻坚的成色。龙头企业连接起了市场端和农户端,补齐了产业发展短板,让清涧红枣产业看到了希望,让枣乡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有了信心。”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