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桶”里也有大民生,上海多举措提升居民幸福感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10-24
导读:
“终于住上了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的亮堂楼房!”3个多月前,72岁的韩国友从阴暗逼仄的老旧里弄乔迁至80余平方米的商品房,从此告别“拎马桶”的生活。 数十年来,上海市静安区西康路894弄12号的居民们无一不盼...
“终于住上了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的亮堂楼房!”3个多月前,72岁的韩国友从阴暗逼仄的老旧里弄乔迁至80余平方米的商品房,从此告别“拎马桶”的生活。 数十年来,上海市静安区西康路894弄12号的居民们无一不盼望“旧改的阳光照进老弄堂”,从而告别“拎马桶”的生活。终于,在2025年6月16日这天,韩国友和他的邻居们达成所愿。 2022年7月,经过接续30年的努力,上海历史性完成成片二级旧里改造的任务、解决了集中成片的“拎马桶”问题。紧接着,上海打响“两旧一村”攻坚战,持续攻克“拎马桶”难题。 上海市住建委主任王桢表示,2023年上海对分布在零星旧改地块、中心城区旧里、郊区老镇老街的无卫生设施旧住房进行了全面排摸,最终锚定14082户“拎马桶”居民,制定了2年完成改造任务的目标,全面攻坚。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全市“拎马桶”改造任务总体完成。 在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拎马桶”改造工作,既受环境条件的刚性约束,也受居民意愿的影响,还要受到很多客观条件限制。 拆除重建、户内加装、抽户改造……除传统的动拆迁模式外,上海在实践中因地制宜探索出城市更新的多元解法,让曾经“拎马桶”的居民加速拥抱新生活。 ——拆除重建。在杨浦区控江路街道黄兴路1039弄,有10幢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小梁薄板和砖混结构老公房,其中7幢无卫生设施,180户居民曾每天过着“拎马桶”的生活。杨浦区相关部门研究后决定拆除原房屋,新建3幢8至18层住宅,配建1幢5层社区用房,1座可提供约110个车位的停车场。 ——户内加装。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老城区内,由于西泥路区域的老旧房屋建造年代久远,周边污水管网配套较为滞后,部分居民家中无法安装独用卫生设施,平时如厕仅能依靠附近公厕解决。浦东新区相关部门以加装集马桶、盥洗池、淋浴为一体的“集成式卫生设施”方式进行改造,历时不到半年,解决了居民“如厕难”问题。 ——抽户改造。2024年初,长宁区相关部门围绕倒粪站点位清单,逐一现场查看排摸,确定当时长宁区尚余2处共6户零星点位的非旧改地块无卫生设施住房。江苏路285弄的3户人家因不具备后期加建卫生设施的空间条件,采取协议置换的方式,将该处3户居民安置到周边晨建公寓的空置房源中。愚园路1407弄的3户则采取抽户改造的方式,为居民增设独立卫生设施,即抽取同幢1套使用面积为18平方米的公房,将其改造成3间独立卫生设施用房。 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教授认为,上海消灭“拎马桶”的特点是“一区一策、一项目一方案、一户一档”,向创新要动能。目前,上海已摸索出诸多创新模式,分类施策取得良好成效。 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规划,除了目前已完成的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外,到2025年底,上海将基本完成不成套小梁薄板房屋的改造任务,到2027年底全面完成改造,2032年前完成所有不成套职工住宅的改造工作。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