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群众来信

    美景连成片人人有钱赚 沈丘县以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时间:2020-11-24

0
  • 导读:

     □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肖飞  初冬时节,行走在沈丘县的乡村,水净、村美、民富,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图景徐徐展现。  配强“车头”带民富  “我们摘黄蜀葵花一天能挣100多块钱,这花不仅价钱好,...

 □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肖飞

  初冬时节,行走在沈丘县的乡村,水净、村美、民富,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图景徐徐展现。

  配强“车头”带民富

  “我们摘黄蜀葵花一天能挣100多块钱,这花不仅价钱好,而且付现钱,我明年也打算种几亩。”刘湾镇新徐庄村的老徐一边在该村的黄蜀葵种植基地里干活,一边盘算着自己的期待,“李支书说了,免费提供种子,还派专人指导!”

  新徐庄村党支部书记李东昌早年在外经商,2014年,在当地政府动员下,李东昌回乡创业并进入村委任职,还成立了千楸大业植物科技有限公司,带领村民种植高档绿化树楸树。今年他调整策略,实验种植中药材黄蜀葵。“通过今年的试种,小麦收割后种植的黄蜀葵亩产达6000余斤,亩纯收入3000余元,明年我们将在全村推广种植。”李东昌说。

  五年多来,在李东昌的带领下,新徐庄从刘湾镇唯一的软弱涣散村,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142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为0的逆袭,村集体经济从零突破至10余万元。

  沈丘县委书记皇甫立新介绍,为了确保各村的“火车头”动力十足,沈丘县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共配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党支部书记110人,53名优秀创业成功人士返乡任职,切实提升了村党支部书记整体素质。

  引回“归雁”产业兴

  11月15日,在卞路口乡田野青蔬菜种植基地,工人正忙着将蔬菜过磅打包,路边几辆大卡车整装待发。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沈丘县出台了六大类50余条“筑巢引凤”政策,支持和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回乡创业青年肖云峰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肖云峰明白,不能只会低头种地,还要抬头看市场。通过改善种植结构,合作社共带动周边4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顺利脱贫,肖云峰也被村民推选为村干部,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目前,该县578个村(社区)全部组建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按照“县建、乡管、村有、能人带”的模式经营,不仅扶持近7000户贫困户增收,带动周边数万名群众致富,同时也推进沈丘的农业导向由增产转向提质。

  内外兼修农村美

  去年以来,沈丘县全面启动了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党建示范村建设,形成了一批特色乡村组团。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该县不少村落变成了城市居民的休闲“打卡地”。

  “游花海,品美食,还能拍抖音,真惬意啊!”来自安徽界首的游客王闪闪与朋友相约,来到槐店镇大王楼村,在网红“紫薇哥”王晓康的百亩“紫薇庄园”里,欣赏美丽乡村风光、品尝野生鲤鱼、摄影绘画、探访民俗、田间劳作,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鼓励各村依托资源禀赋和民俗风情,把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融入乡村振兴。”沈丘县县长刘国庆表示,该县通过发掘本地“千字文”文化、“槐”文化等优势,用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沈丘乡村特色,在村庄规划上,尽量保留古树、古井、古庙、古房,充分利用这些乡土元素,展示村庄特色、保留村庄记忆,让乡村美在绿色、美在自然、美在生态。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皇甫立新说,该县将继续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突出产业为基、文化铸魂,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沈丘样板”。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