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群众来信

    社区人口普查有个“奶奶团”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20-11-20

0
  • 导读:

    “奶奶团”成员给住户登记身份信息黄忠斌摄  □河南日报记者胡巨成李筱晗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宏冰  在信阳市浉河区的人口普查队伍中,有一个“奶奶团”,六个人,平均年龄70.5岁,却天天跟着年轻人一起早上守楼...

“奶奶团”成员给住户登记身份信息 黄忠斌 摄

  □河南日报记者 胡巨成 李筱晗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在信阳市浉河区的人口普查队伍中,有一个“奶奶团”,六个人,平均年龄70.5岁,却天天跟着年轻人一起早上守楼道、晚上盯窗户,一天爬十几次楼梯,还相互打趣要比赛“遛腿”练脚力。

  11月19日一大早,走进金牛山街道办事处华森社区,记者见到了这群精神矍铄的“奶奶”。

  82岁的付桂珍年纪最大,已为社区义务服务了24年,被称为“片区活地图”,2010年就曾参加过人口普查。一听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要开始了,她第一个报了名。

  “小姐妹”们都劝她别逞强,“谁比我对这片更熟悉!我负责的那三栋楼,各家各户的情况有谁比我更清楚的?”她的话让大家不吭声了。

  “老付”成功报了名,其他人就更挡不住了,社区人口普查“奶奶团”成功组队。社区专门为她们配了普查“小助手”,准备了老花镜、手电筒,还手把手地教她们如何使用平板电脑完成普查任务。

  “年轻人早出晚归不好找,有两户我蹲守了4天,跑了不下十趟。还好,总算没耽误。”登门入户普查的活儿看似轻松,其实不容易,可“老付”讲起来却是轻松愉快。

  “以前哪用过平板电脑啊,这老了老了,还学会了‘高科技’。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67岁的吕金莲乐呵呵地说。

  刘鑫鑫经常忙得忘了接孙子,老伴儿一看老太太乐在其中,干脆自己去接孙子放学,还打趣说要全力支持老伴儿“二次就业”。

  “别看她们年纪大,干活可认真了。普查登记表格密、字体小,为了搞准数据,胡翠云、米述彦两位老姐姐,经常趴在桌子上一看就是一两个钟头!”社区人口普查指导员谢玉娇心疼地说,“我每天都要催着她们休息才行。”

  70岁的时宝宣,家中还有老母亲。为了不误事,她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做饭,把母亲伺候妥当才出门,中间抽空再回去几趟。大伙儿看她太辛苦,劝她别干了,她把眼一瞪,“我要是当了逃兵,回去了俺那90多岁的妈还不打我呀!”大伙儿一听,全乐了。

  普查工作还在继续,奶奶们个个精神抖擞。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