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城镇新增就业33.59万人
来源:来源: 时间:2021-01-07
导读:
就业位居“六稳”工作、“六保”任务之首,是最大的民生。疫情袭来,黑龙江省就业工作有应对,千方百计稳就业,多管齐下促就业,克服困难,突围破城: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3.59万人,完成年计划134.3...
就业位居“六稳”工作、“六保”任务之首,是最大的民生。疫情袭来,黑龙江省就业工作有应对,千方百计稳就业,多管齐下促就业,克服困难,突围破城: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3.59万人,完成年计划134.3%;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2.79万人,完成年计划134.1%,其中就业困难群体7.39万人,完成年计划147.7%。
政策给力,援企暖企稳就业。黑龙江省频频打出“减、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实施稳岗返还27.2亿元,惠及企业2.45万户,稳定岗位177.3万个。同时,全省规模性裁员实现了零报告,全省劳动关系整体和谐,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千家万户把“饭碗”牢牢端在了手中。
减半征收大型企业2020年2月至4月份社保费、免征中小微企业2020年2月至6月社保费、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的50%失业保险费......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宏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减征期内,东轻公司享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三项保险减征达893万;医疗(生育)保险减征343万,社会保险共计减征1236万。“这些政策的落实,切实纾解了企业困难,稳定了员工队伍,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有序复工复产。”他解释说。
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截至9月底,黑龙江省共为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费146.1亿元,是全国首批完成2月份企业缴费退费工作的四个省份之一。及时下达资金27.4亿元用于稳就业,其中就业补助资金25.7亿元、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1.7亿元。
回想2020年的待业经历,张光宇对记者说,是人社部门“点对点”的专项帮助,让他顺利渡过了择业的迷茫期。2020年以来,黑龙江省因人施助,全力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实现“有业可就”。通过市场吸纳就业、机关事业单位考录、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扩大研究生和专升本等招生规模、设立就业缓冲地带、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等措施,已帮扶5.66万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比例达89.32%。同时,黑龙江省还通过省内企业吸纳、“点对点”劳务输出、培育零工市场、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截至11月底全省农民外出务工总数达到600余万人,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通过优先招录、专场招聘、扶持创业等措施,促进1.4万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通过重点企业吸纳、推进灵活就业、发展零工经济、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措施,促进22.79万名失业人员再就业;通过强化务工需求端和岗位供给端“双向发力”,帮助19.67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2020这一年,黑龙江省多措并举,扩大增量促就业。据省就业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介绍,黑龙江省强化重大项目拉动就业,全省“百大项目”推进与吸纳就业同谋划、同部署,500个省级“百大项目”吸纳就业66.1万人。
密山市从事木耳种植的安袁,疫情期间产品滞销让他寝食难安,后来在黑龙江省人社部门扶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拉动就业的举措下,通过各大电商平台直播推介产品、打开销路。为扩大就业增量,黑龙江省还以灵活就业促就业,组织开展了“约惠春天—2020黑龙江春季购物节”等系列活动,哈尔滨市出台促进消费“十条措施”,牡丹江市、大庆市增设临时摊区和露天市场,其他地区也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46亿元,带动就业2.2万人。同时,规范零工市场管理,推广“来活儿”小程序,促进供需有效对接。(黑龙江日报记者 郭铭华 摄/黑龙江日报记者 苏强)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