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沙县小吃的真正“秘方”是辛勤奋斗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0-12-16
导读:
新华社福州12月16日电题:沙县小吃的真正“秘方”是辛勤奋斗 新华社记者涂洪长、林超 多年来,来自闽中山区的沙县小吃一步步风行天下,成为广受欢迎的“国民美食”,迄今已发展为年营业额500亿元、带动就业3...
新华社福州12月16日电 题:沙县小吃的真正“秘方”是辛勤奋斗
新华社记者涂洪长、林超
多年来,来自闽中山区的沙县小吃一步步风行天下,成为广受欢迎的“国民美食”,迄今已发展为年营业额500亿元、带动就业30多万人的大产业。沙县小吃靠什么取得成功?传统手艺如何创造发展奇迹?答案不仅仅在舌尖上。
沙县小吃在当地已传承千年,缘何能够于今为盛、蔚为大观?回首往事,正是基于人多地少收入低的起点,最早一批从土地束缚中走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把沙县小吃的星火从乡野带到城市。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让沙县人发现了广阔的商机和改变命运的可能,依托亲缘、地缘纽带,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小吃业生产经营,逐渐形成声势和品牌。沙县小吃的兴起,体现的是广大农村加快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中华美食无数,餐饮业竞争激烈,沙县小吃怎么能保持长盛不衰?这其中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苦心经营和广大小吃业主的苦干实干。几十年如一日,“有形之手”既在市场开拓的前沿“架桥铺路”,更在产业服务的后端“夯基搭台”;广大小吃业主起早贪黑、辗转千里,紧紧依靠优良品质和诚信经营开疆拓土,不断擦亮沙县小吃的金字招牌。沙县小吃的发展历程,正是沙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创业图强的奋斗史。
创业艰难,创新更难。从起步阶段的“小作坊、夫妻店”式的低端粗放经营,到新时代“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信息化”的集约发展,从“一元进店、两元吃饱”的夹缝中求生存到“面条作钢筋、扁肉作砖头”建起高楼大厦,沙县小吃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无数困难挑战,实现了多次转身蜕变。正是依靠与时俱进的创新创造,沙县小吃的转型升级才进行得有声有色。没有打破发展常规、突破思维定势的拼搏进取,沙县小吃就不可能实现从跳出“农门”到走出“国门”的华丽逆袭。
沙县小吃的故事里,没有投机者一夜暴富的神话,只有打工人一路追赶的梦想。人间万事出艰辛,探究沙县小吃的真正“秘方”,辛勤奋斗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答案。美好生活成于点滴奋斗,梦想成真要靠不懈打拼,这就是沙县小吃发展奇迹带来的启示。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