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河南时局

    项目为王·我在超级现场丨地热供暖带来“绿色”暖冬——探访中原农谷清洁能源集中供暖(一期)项目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5-01-17

0
  • 导读:

    中原农谷清洁能源集中供暖项目采用全新的“地热能+”形式。洪昊旸摄  □本报记者陈辉  1月15日上午,位于新乡平原示范区的6号能源港,中原农谷清洁能源集中供暖(一期)项目在这里举行投用仪式。  不同于传统...

中原农谷清洁能源集中供暖项目采用全新的“地热能+”形式。 洪昊旸 摄

  □本报记者 陈辉

  1月15日上午,位于新乡平原示范区的6号能源港,中原农谷清洁能源集中供暖(一期)项目在这里举行投用仪式。

  不同于传统的燃气锅炉供暖,这个项目采用“地热能+多能互补”的供热方式,覆盖周边8个小区,总供热面积84.3万平方米,2024年4月开工,年底即实现供暖。

  “‘地热能+多能互补’的方式可以保障供暖热源的稳定输出和系统节能运行。”项目建设方、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介绍,项目由新乡平创能源有限公司与万江新能源合作,以中深层地热为基础热源,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将浅层地热井、中水源、空气源热泵、离心式热泵自动梯级介入,实现多能源协同利用。

  地热能取自地表下方深处蕴藏的热量,是一种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可用于供暖(制冷)。位于中原农谷的这个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建有中深层地热井11眼,浅层埋管地热井206眼,还配套建设了中水再利用系统和空气源热泵30台、离心式热泵16台。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6号能源港内的6号井已经打到地下2510米深处,根据地温梯度原理,一般埋深越深则温度越高,经过测量,6号井的井下温度已超过92摄氏度,可以满足供热所需。该项目没有采取将地热水热量完成换热后再回灌的方式,而是采用中深层同轴套管换热和“板换热泵梯级利用+智慧管控”等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取热不取水”,有效保障中深层地热能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地下的热量交换上来后,沿着铺设好的供暖管道送到千家万户,整个过程由云控中心自动监测运行。该项目建成了集热网监控、网络及数据中心、热网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供热平台,可运用大数据进行自动计算、自主调节、自动发出指令,在供热站精准调控供暖水温和流速,让用户室内保持舒适温度。

  陈泽民介绍,他们正在开发岩土储能循环利用技术,将岩土作为可循环利用的“储能宝”,在夏季将环境中的热量储存于岩土中,用于冬季供暖;将冬季环境中的冷量储存于岩土中,用于夏季制冷。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方式,实现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能量“转移”,不受地域、地下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投用仪式上,平原示范区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局局长王静磊说,新乡是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着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这个项目采用“地热+”方式替代传统的燃气锅炉供暖,每年可替代700万立方米天然气,节省78%的能源费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万吨,未来还能够形成碳资产收益。

  “万江新能源持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地热开发利用从河南逐步走向全国,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将为我省培育一条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能源产业链。”陈泽民说。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