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制聚焦

    新华走笔丨高原上的团圆与坚守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间:2025-11-21

0
  • 导读:

      当飞机掠过雪山之巅,拉萨河如一条蓝色缎带映入眼帘。作为援藏干部家属,我带着两个孩子前来雪域高原探亲。  下了飞机,拉萨秋日的阳光洒满全身,湛蓝的天空下,白云如絮。海拔3650米的空气清冷而稀薄,我下意...

  当飞机掠过雪山之巅,拉萨河如一条蓝色缎带映入眼帘。作为援藏干部家属,我带着两个孩子前来雪域高原探亲。

  下了飞机,拉萨秋日的阳光洒满全身,湛蓝的天空下,白云如絮。海拔3650米的空气清冷而稀薄,我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想起爱人常说的“在高原,慢才是快”。

  他站在出口处迎接我们,比3个月前黑瘦了一些,但眼睛格外明亮。前往市区的路上,杨树林已染上金黄,与远处的山屺形成鲜明对比。

  入住援藏干部周转房,窗外就是连绵的群山。相比15年前我第一次也是此前唯一一次进藏调研采访,现在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氧气瓶、便携制氧机、室内弥散供氧等,都有效缓解了高原反应。

  有一句话我感同身受:“人这一辈子要去两次西藏,一次是把心留在那里,一次是把留在那里的心找回来。”这次,我要好好感受稳定团结、繁荣进步的西藏,既享受难得的团圆时光,也要重温第一次进藏时留下的“心”。

  假日,我们来到植被相对茂盛的罗布林卡。这座“宝贝园林”在秋日里别有一种静谧的丰美。树木依旧是苍翠的,那绿色却仿佛沉淀了阳光的重量,显得格外浓郁深沉。

  爱人边走边细细地给我们讲,哪个颇章是罗布林卡最早的宫殿,哪个殿宇有保存较为完整的贝叶经,哪片林卡又曾有过怎样的故事。他的语调平和而熟稔。我静静听着,心里却微微讶异。从前在家,他忙于工作,对于这些历史风物,极少有这样探究的兴致。而这片土地让他从一个匆匆的过客,渐渐生出了主人翁似的体贴与温情。

  晚上,我们去看了实景剧《文成公主》。巨大的舞台,以群山为背景,以夜空为幕布,悠扬的歌声穿越1380多年历史。文成公主走了两年多,从长安到拉萨,她的远行,背负着历史的使命,促进了汉藏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党中央作出对口援藏重大决策30多年来,11批1.3万余名援藏干部人才,从五湖四海到雪域高原,他们的远行与奋斗,不也承载着祖国和人民的嘱托,联接着千家万户的温暖与光明吗?

  在一家甜茶店里,我们遇见了几位援藏干部家属。交谈中,一位同样来自北京的女士颇有感慨地说:“一人援藏,全家援藏。”这是他们对援藏工作的理解,质朴而豁达。

  心留在这里,情系于这里。在西藏,一批批援藏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投身教育、医疗、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等各个领域,与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努力奋斗,把雪域高原建设得更加美好。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他们的故事总是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又见布达拉宫。它巍然耸立在红山之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像一位沉默的巨人,俯瞰大地。沿着之字形的台阶向上攀登,脚步是沉重的,呼吸是急促的,心却像被洗涤过一般,愈发清明。那些幽深的殿堂、斑驳的壁画、静默的灵塔,摇曳千年不灭的酥油灯,置身其中仿佛能听见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声。

  雄伟古老的布达拉宫见证了新的历史。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藏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是1965年的155倍,在全国率先实施15年公费教育,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2.5岁……爱人细数数据,脸上透出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

  我们来到纳木错,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在藏语中意为“天湖”。车在广袤的羌塘草原上奔驰,天际线处,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若隐若现。当那片仿佛从天上倾泻下来、蓝得惊心动魄的湖水终于出现在眼前时,我们都屏住了呼吸。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蓝,纯粹、圣洁,包容一切,又洞悉一切。湖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子,发出哗哗的声响,像是大地沉稳的心跳。

  站在湖边,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念青唐古拉山,让人忘了尘世喧嚣。孩子们在湖边学着堆起了玛尼堆,小小的,却很认真;与当地的孩子一起玩耍,虽然语言不通,但笑声是共通的。

  导游牵着马,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给我们讲述“父神”念青唐古拉山和“母神”纳木错的爱情传说,讲述他们把家里100多头牦牛迁往湖另一边的冬季牧场……他古铜色的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清澈如高原的蓝天。

  分别的时刻没有太多伤感。高原上的团圆让我理解了援藏干部的选择和奉献,也看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于这时代的大潮中,有着微小而确凿的意义。我更加明白“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的深意:援藏,不只是三年五载的工作,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有些分离,是为了更多的团圆;有些坚守,终将迎来格桑花一般的美丽绽放。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