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制聚焦

    教育部等六部门加大对青年教师支持力度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5-11-10

0
  • 导读:

      为推动高校青年教师不断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变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特别提出,不把人才称号作...

  为推动高校青年教师不断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变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特别提出,不把人才称号作为高校评价指标,淡化论文和奖项数量指标,加大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成果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等多项措施。

  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介绍,《指导意见》围绕青年教师引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提出若干创新举措,支持和引导青年教师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指导意见》强调,要聚焦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重点推进5个方面主要任务。

  在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高校党委对青年教师工作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师党建引领,强化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落实健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青年教师成长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在人才引育使用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重点,科学制定引才规划,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聘用机制,激励引导青年人才安心工作、静心科研。《指导意见》特别提到,实施预聘长聘制的高校,要以培养和留用人才为出发点,科学设置预聘期;在引进具有行业企业丰富实践经验的特殊高技能青年人才时,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要求。

  在教师发展体系方面,《指导意见》明确要完善发展支持机制,建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推动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队伍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强科研实践能力,提升青年教师能力素养。

  值得关注的是,在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激发青年教师队伍活力。

  首先要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引导支持力度,统筹考虑青年教师职业志向、学科领域、岗位角色的特点,突出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导向,科学确定评价指标,科学设置考核周期,客观评估个人与团队贡献,强化激励创新、审慎包容的评价导向。加强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完成质量和成果应用评价,改变简单以量化指标评价科研水平,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推进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坚持科研自立自强,鼓励青年教师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合理设置高校评价标准。

  其次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通过考评教学规范、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实绩,加强对教书育人实效评价。强化青年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注重教学业绩在聘期考核、职称评聘、绩效分配及评奖评优中的运用,促进青年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健全学校和院(系)两级教学指导与评价机制,系统评价和反馈指导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在教师服务保障方面,《指导意见》明确要提高服务保障水平,营造潜心教学科研环境。

  《指导意见》特别指出,要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扩大高校薪酬分配自主权,支持探索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分配方式,鼓励采取多种办法提高青年教师待遇。减轻非教学科研负担,减少安排青年教师从事一般行政事务性工作。将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解决生活困难,关注身心健康,定期组织体检,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丰富文体活动,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各校要把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将意见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要明确任务分工,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规章制度,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