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华时评丨跑好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融合接力赛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3-07
导读: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这是对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更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这是对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更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的重要方法论。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这些成就让人振奋,更坚定了我们走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路的决心信心。
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科技创新成果不能仅“躺在论文里”,而应在工厂车间里转化为产品;科技发明不应只“趴在实验室”,而应走向广阔市场。将新理念、新技术与我们齐备完善的制造优势、规模庞大的市场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
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
中国经济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产业创新,就是要跑好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融合接力赛,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支持传统产业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满足新需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代表委员认为,人工智能是中国企业的时代机会,必须锚定创新基点,不断“寻尖”“拔尖”,进而成为“顶尖”。
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进一步融合,离不开优化创新生态。政府应下大力气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组织效能。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就能大胆闯、放手拼。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