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乡村振兴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3-04-25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按照党中央的规划部署,真抓实干,锲而不舍,我们一定能推动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 机遇和挑战。按照党中央的规划部署,真抓实干,锲而不舍,我们一定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一、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证。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就要确保有人领导、有人负责、有人落实。随着我国农村事业的不断变化发展,农村工作也日益多元化复杂化,这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负责农村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干部缺乏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对农业农村实际不够了解,给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困难。要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分管农村工作的人员要走出办公室,来到田野间,真正了解农村,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尊重农村发展规律,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
二、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要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坚持质量兴农,加快农村产业融合,进一步提升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在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仍旧是农业经营中小规模的兼业农户,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要帮助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另一方面,虽然近些年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带来了大量发展机会,但许多小农户由于发展权利、利益分享的不均衡,知识技能的相对不足等原因,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把握发展机会,而新产业中工商资本的主导地位也极大限制了小农户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与市场对接,提高小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使亿万小农户能够共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果。
三、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走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如农业生产模式粗放、农药化肥使用过度等,这些问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挑战。中国美,农村必须美。要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完善生态循环机制和环境监督机制,治理问题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要进一步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建立稳定投入机制,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市场化补偿制度,从而提高生态补偿机制的能动性。发展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就是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发展生态经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的美丽景色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开展全局工作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环境的迅速变化和城乡交流程度的加深,“三农”问题呈现出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这对农村基层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然而农村基层组织作为直接接触农村群众的第一线,却时常表现出工作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长期存在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对此要强化队伍建设,不定期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建知识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党建实效,储备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开展村级班子运行情况研判,强化村级干部管理。同时培养致富带头人,通过党员群众带头示范,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从江县庆云镇人民政府:石馨)
编辑:卢欣荣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