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绿了生态 富了口袋 ——河南辉县市以生态扶贫探索产业发展新路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0-04-10

0
  • 导读:

      每日新闻网讯:阳春时节,桃花芬芳,柳树青青,松柏碧翠。走进辉县市各乡镇,干部群众正撸起袖子,积极发扬“辉县人民干得好”的精神,植树播绿。近年来,辉县市加大生态扶贫力度,以百姓富、生态美为目标,念好...

  每日新闻网讯:阳春时节,桃花芬芳,柳树青青,松柏碧翠。走进辉县市各乡镇,干部群众正撸起袖子,积极发扬“辉县人民干得好”的精神,植树播绿。近年来,辉县市加大生态扶贫力度,以百姓富、生态美为目标,念好“山字经”、种下“摇钱树”、舞活“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富民的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持续增厚绿色发展底色,推进绿色富市、绿色惠民。


  念好“山字经”


图片1.png


  生态扶贫就是要强化“绿水青山”,最终把“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结合起来协同发展。


  驱车行驶在辉县市三原线上,透过车窗看到路北侧的废弃矿山恢复治理项目正在有序开展,一个个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已经被一株株吐露嫩芽的绿色植被所覆盖。截至目前,占地1100亩的三原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已完成修复治理面积400余亩,治理出梯田式台阶23个,修建山顶景观凉亭一座,种植了银杏、朴树、白蜡、乌桕等60余种树木,大小苗木约5.35万余株。


  “生态就是优势,生态就是潜力,生态就是希望。”辉县市委书记郭书佩表示,三原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绿化了山头,美化了环境,维护了生态平衡。我市将不断优化露天矿山开发布局,积极发展绿色矿山,自觉践行“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理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强力推进北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努力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辉县,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种下“摇钱树”


图片2.png


  

  绿色,不仅是生态,也是产业。


  阳春三月,走进辉县市西平罗乡梨园沟村带贫合作社“秋山种植合作社”的金银花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生机盎然的金银花树丛以及二十多位正在精耕细作的农户。


  “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沟通努力下,合作社确立了金银花种植项目,并引进了由新乡市林业局帮扶的金银花幼苗3万株。”梨园沟村村干部宋海林介绍说,该项目规划占地50亩,目标是建成集种植栽培、生产加工、成品销售一条龙的现代化产业种植基地,预计亩产金银花140公斤,按照当前金银花的市场行情和收购价格,预计产值可达100余万元。


  栽下金银花,收获“致富果”。忙碌在田间地头的24位农户均为本村的贫困人员,种植所用土地也均流转于村内35户贫困户,他们以土地进行入股,除土地流转收入外,每年年底还有适时效益分红,同时,合作社在种植、采摘等务工繁忙时节,也都会优先吸纳村内贫困人员劳动就业,做到收益、带贫双丰收。


  西平罗乡发展金银花种植只是我市种植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连日来,我市吴村镇、南寨镇等各个乡镇,结合自身优势,紧抓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把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作为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之举,大力发展林果业种植、高效农业种植,既为广大贫困群众从生态保护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又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舞活“产业链”


图片3.png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南太行,南太行又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辉县。辉县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辖区内有1家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


  上八里镇西坡村北有集雄险奇峻为一体的南太行景区,南有被称为太行秘境的宝泉景区。西坡村充分结合地理优势和林果种植资源优势,在辉县市委市政府和上八里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了河南康辉旅行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集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康养度假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建成后能够解决1000人就业问题,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近年来,辉县市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四季产品,推出了田园风光生态游、休闲农庄体验游等大众产品,以及美丽乡村摄影游、民风民俗文化游、农事体验修学游等专项产品。如今,走进辉县市乡村,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看农家景、享农家乐已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农民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吃上了“旅游饭”。


  荒山增绿,群众增收,砥砺奋进的辉县人正通过生态扶贫,抒写着山青、业兴、民富的脱贫新篇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提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讯员 赵丹)


  编辑:冯艳博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