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需当好法治建设中“最大公约数”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2-11-26
导读:
每日新闻网讯:思想之旗领航向,砥砺奋进开新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
每日新闻网讯:思想之旗领航向,砥砺奋进开新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部署,成为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法治的“最大公约数”。
学好法律法条“真本领”,当好服务于民的“最大公约数”。党员干部要通过“三会一课”这个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有效形式,将法治思想融入其中,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同时,党员干部也要带头当好法治社会建设的红色宣传员,利用宪法日活动、法律七进等载体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成为依法治国的践行者。同时,将法治意识根植于心,胸怀敬畏之心、树牢底线思维,做到办事讲规矩、言行守规矩,摒弃特权思想、官僚主义,内心深处自觉尊崇、真诚信仰、始终维护法治尊严,做到爱法、守法、护法,牢牢把握严格执法的工作“生命线”,将法治作为言行的服务群众的“最大公约数”。
执行法律法条“硬杠杠”,当好落实于民的“最大公约数”。社会发展、执政兴国、百姓福祉都离不开法律法条的执行,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只有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在为人民服务中,坚持依法执政、依法办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才能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更要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投身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时代潮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以严谨细致的作风抓落实,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以法治抓工作,当好落实于民的“最大公约数”。
竖立法律法条“警示牌”,当好依靠于民的“最大公约数”。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党员干部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法律法条的作用,把法律事业的发展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要在基层法制工作各环节坚决贯彻党的政策方针,在化解矛盾中促进团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各类矛盾和信访问题。总结发扬好新时代法治精神,遇见困难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积累一仗接着一仗打的经验,继续为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环境而团结奋斗,更要当好依靠于民的“最大公约数”。(贵州省凯里市白果井街道:胡宁)
编辑:卢欣荣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