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 | 邂逅城市“绿心”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1-06-05
导读:
海珠湿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被称为城市“绿心”。世界环境日之际,让我们走进城市“绿心”,聆听守护者冯文杰讲述保护自然的故事。新华网陈雪莹/文林晓蕾/摄(署名除外) “我是从小在这片土地生活的村民。”...

海珠湿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被称为城市“绿心”。世界环境日之际,让我们走进城市“绿心”,聆听守护者冯文杰讲述保护自然的故事。新华网 陈雪莹/文 林晓蕾/摄(署名除外)

“我是从小在这片土地生活的村民。”冯文杰是海珠湿地生态保育区的负责人,从海珠湿地建园至今,从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已有8年时间。

平日里,生态保育员们的工作是清理一些外来物种和保育乡土树种。冯文杰认为,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效如何,大自然会用事实“说话”。

在海珠湿地生态保育区里,生态保育员们践行“不丢弃自然物”的原则,把废弃树枝做成昆虫“旅馆”、生态篱笆等,搭建野生动物理想栖息地。

如今,经过自然的洗礼,这些生态艺术品上长出各种菌类,小动物纷纷回归,在这里安家。

“大自然是没有图纸的,大自然给予我灵感,我用灵感回馈大自然。”冯文杰和同事们在生态保育区里搭建了一所“百年荔枝学堂”,让湿地保护与自然教育融合发展。

正在建设的自然学校。

冯文杰认为,保护野生动植物工作需要社会群众的共建参与。海珠湿地生态保育区在加强布控的同时,积极向周边传递生态保护信息,普及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资料图 谢惠强 摄)

海珠湿地定期开展研学活动。(资料图 谢惠强 摄)

“我对湿地是有情怀的。”冯文杰和他的同事们八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生态保育的前线,向世界讲述中国保护自然的故事。图为海珠湿地特色垛基果林共生系统。

冯文杰表示,希望海珠湿地能走向国际化的舞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图为游客在海珠湿地游玩。(资料图 谢惠强 摄)

海珠湿地经过8年的恢复与建设,呈现出一幅湿地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资料图 谢惠强 摄)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