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一周5次地震,3次应急响应,1次现场救援 ——新疆阿克苏森林消防大队针对地震频发锤炼救援本领侧记

    来源:每日新闻网     时间:2021-04-01

0
  • 导读:

      每日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旭东)3月22日至3月28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发生5次地震,3.0级至3.9级3次,4.0级至4.9级1次,5.0级以上1次。最大地震为5.4级,发生在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境内。在地震多发频发情况下,驻守在新...

  每日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旭东)3月22日至3月28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发生5次地震,3.0级至3.9级3次,4.0级至4.9级1次,5.0级以上1次。最大地震为5.4级,发生在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境内。在地震多发频发情况下,驻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阿克苏森林消防大队在这一周内连续启动3次地震应急响应,组织地震救援前突处置小组15人深入拜城县5.4级地震现场展开救援1次。


3月24日5时14分,拜城县发生地震,森林消防指战员迅速启动应急响应。.jpg


  “从驻地5.0级以上地震频次与发震时间看,主要集中在清晨4-6时、上午8-10时、中午12-13时、傍晚17-18时时分,这些时段发震频率相对较高。我们要针对近期地震态势,加紧开展地震救援专项训练,时刻做好救援准备。”在战备工作形势分析会上,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巴州支队阿克苏大队政治教导员姚方说。


3月25日凌晨2时29分,指战员还在搬运救灾物资。王旭东摄.jpg


  紧急响应,做到应急有备


  有备才能无患。应急救援看似无准备之仗,实际上考验的是准备。


  3月27日7时08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刚下岗躺在床上的分队长马元康还没等合眼,就感觉到晃动,中队还在睡梦中的其他队员都被惊醒,接连听到楼道传来的警报声,分队长马元康吹响紧急集合哨。


3月27日凌晨,沙雅县突发地震,前突处置小组迅速集结,装载救援装备。王旭东摄.jpg


  中队指战员迅速按照预案,更换地震救援防护着装,冲到综合救援装备库领取装备,快而有序的装载物资装备。


  营区里传出救援车辆轰隆隆的引擎声和救援装备的轰鸣声,指挥车、通信车、运兵车、装备车等车辆集结待命,100余件救援装备已检修装车。


  此时,大队紧急召开作战会议,接受上级调度。28名指战员按照地震救援行动预案准备完毕。10人前突处置小组已蹬车待命。短短5分钟,就启动了地震应急响应,转入战备状态。


  “从队伍转质以来,几乎每月都有这样的紧急响应,特别是去年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6.2级地震,我带领前突处置小组迅速行动、快速到位、灵活处置,圆满完成地震救援行动,就是这次任务让我深深地感到准备的重要性。”阿克苏森林消防大队四中队中队长翟文彬说道。


  应急,讲的就是有备。像这样的场景,7天内进行了3次。但在高频次的地震和紧急拉动中,指战员极易出现思想松懈、意识不牢的情况,如有类似问题发生造成后果不堪设想。大队为有效避免类似问题,在近期组织了5次不定时紧急拉动演练,重点就信息通联、指挥行动、防护穿戴、情况处置等环节进行检验,促使指战员时刻保持战备意识,队伍处于战备状态。


班长员宝宝进入救灾帐篷进行安全检查。王旭东摄.jpg


  为了最大限度缩短响应时间和出动时间,大队还重点对联动响应、灾情判析、力量调集、行动编成、应急保障等环节查漏补缺,发现问题、提炼经验,科学研判救援形势,力争多渠道打通救援行动处置的“快车道”,不断锤炼过硬救援本领。


对房屋倒塌区域进行排查搜救。王旭东摄.jpg


  迅速驰援,赶赴地震现场


  3月24日5时14分,新疆拜城县查尔其镇附近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拜城县、阿克苏市等多地有震感。


救援车辆进行长途机动。王旭东摄.jpg


  地震发生后,大队第一时间响应,与阿克苏地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进行联系沟通,及时掌握了解灾情动态和现场情况,组织指战员检修地震救援装备,做好全力增援准备。


救援人员搬运清理群众房屋清理出来的物资。王旭东摄.jpg


  新疆阿克苏地区被南天山地震带、塔里木南缘地震带包围,拜城县隶属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此次地震震中距拜城县64公里、距大队150余公里。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78次。拜城县老虎台乡科克亚村是这次地震的震中区,受灾较为严重。


救援人员分组开展救援。王旭东摄.jpg


  当日19时30分,接上级命令,在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前指带领下,大队前突小组3车12人,携带无齿锯、电动剪切钳、钢筋速断器、发电机、手动破拆工具组等地震救援装备15件套以及北斗、华为云、天通、对讲机等通信装备11件套,迅速起源地震重灾区。


救援人员正在想办法搬出被埋压的洗衣机。王旭东摄.jpg


  这次突如其来的灾害,是检验大队救援能力的“磨刀石”。“我们中队是地震救援快反分队,担负地震救援任务的先期处置,我是否能够把训练技能在救援现场灵活运用,是否能够圆满高效完成任务,这是我次参加救援任务是对我的一次考验。”机动途中,首次参加任务的班长员宝宝说道。


  早一分钟到达,群众多一份保障。长达150余公里的路程,山路崎岖、前突处置小组认真分析研判,合理选择机动路线,仅用2个小时便抵达震区。


  21时30分,前突处置小组抵达地震区域老虎台乡科克亚村后,看到地震造成现场部分道路损毁、房屋倒塌瓦砾成堆。前指迅速与现场救援指挥部取得联系,询问受灾具体情况,受领救援任务,迅速展开行动。


清理埋压物资上废墟。王旭东摄.jpg


  全力搜救,实战检验能力


  “当时地震很突然,家里的吊灯,桌子上的水杯摇晃得厉害,我就赶紧带着家人往屋外跑,我们一家人都没有受伤”“地震发生时,我就在屋内,在躲闪中脚踝扭伤,家里的电器还在屋内”……救援人员通过汉语、维吾尔语在短时间内向当地群众和其他救援力量了解受灾情况,并根据群众需求展开了救援工作。


森林消防指战员开展斜向救援训练。王旭东摄.jpg


  小灾情,大救援。24日21时30分,根据现场情况,指挥员科学确定“划区、编队、分组”的救援战术,一方积极向抗震救援现场指挥部请领任务,一方指战员携带地震救援装备器材,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消防救援支队、矿山救援队一起深入居民家中进行拉网式搜救,挨家挨户核查受灾情况,排除安全隐患,对部分老旧房屋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紧急处理,及时疏散人员。


有序组织转移受灾群众。王旭东摄.jpg


  “疲惫肯定是有的,但我们日常反复的进行地震救援训练,具备了专业的救援能力,因为72小时是地震救援的黄金时间,更需要我们去坚持下来,所以我们要快速地抢这72小时去搜救排查。”救援现场中队长翟文彬说。


  当日00时整,为防止余震给群众造成二次伤害,现场救援指挥部要求任务分队配合县乡干部职工转移群众,组织该村四个村民小组337户976人连夜转移至安置点。


  受领任务后,带队指挥员姚方见现场人员多、车辆杂情况,将救援分队划分成为两个小组,一组继续与其他救援力量逐家逐户排查险情、抢救物资,另一组配合县乡干部职工、武警、公安转移群众。


  25日凌晨5时,夜色苍茫,春风微凉。刚刚完成转移群众和搜救排险任务的指战员,再次转站拜城县种羊场管委会临时安置点,帮助干部职工搭建帐篷营地,搬运发电机、棉被、折叠床、干粮、饮用水等救灾物资。


  班长员宝宝来到吐妮萨罕·那买提一家的帐篷,给他们送来救援物资,整理床铺,进行安全检查,交代防火及用电安全事项。


  拜城县老虎台乡科克亚村村民吐妮萨罕·那买提对班长员宝宝说:“现在你们把我们一家转移到安置点居住,有热饭、帐篷、棉被,我们很安心,谢谢你们。”


针对地震频发开展安全破拆训练。王旭东摄.jpg


  期间,任务分队共搭设帐篷30顶,固定帐篷90顶,抢救搬运各类物资10余吨;对8户倒塌最严重居民房屋,采取破拆、顶撑等方式,抢救群众财物,挖掘清理出衣物、冰箱、洗衣机等日常生活品和1辆汽车、3辆摩托车。


  面对驻地地震突发频发,掌握各类专业救援技术就显的尤为重要。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巴州支队阿克苏大队把此次地震救援作为检验训练成效的“试金石”,积极对标“主力军”“国家队”的职责定位,下大力气研究破解制约战斗力生成的重难点问题,优化协作配合能力,不断完善应急响应预案,进一步加快锤炼过硬救援本领,锻造地震救援的过硬功夫,确保任务来临时快速行动高效处置。


       编辑:石书月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