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致“大头娃娃”婴儿霜被立案调查:“消”字号“大猫腻”敲响安全警钟
来源:半月谈网 时间:2021-01-20
导读:
17日,近期一直受到关注的“婴儿抑菌霜致大头娃娃”事件调查有了最新进展,检测结果显示,涉事产品检测出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激素)成分。福建漳州市卫健委18日通报,涉事企业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公安机关已对...
17日,近期一直受到关注的“婴儿抑菌霜致大头娃娃”事件调查有了最新进展,检测结果显示,涉事产品检测出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激素)成分。福建漳州市卫健委18日通报,涉事企业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公安机关已对该婴儿霜生产企业欧艾婴童健康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展开立案侦查,并对相关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涉事产品使用“(闽)卫消证字”许可号,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属于禁止使用抗生素、激素等物质的“消”字号。“消”字号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审批检测指标主要为杀菌作用,不具备治疗效果。由于“卫消证字”许可审批时间短,审批流程相对简单,且无需企业标注产品所有成分,不法商家便以此为可乘之机,模糊“消”、“妆”、“药”界限,虚假宣传疗效,甚至隐瞒产品添加成分,为牟不法利益而置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于不顾。
在婴幼儿用抑菌霜中违规添加激素成分致使女婴身体受到伤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样不负责任、败德辱行的违法行为,无疑是对基本社会底线的践踏。在对涉事企业严厉惩处的同时,我们应及时对“消”字号产品审批流程与市场监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思考。对实际销售中可能存在的涉及缺乏备案、乱添成分、虚假宣传行为的产品应加大筛查惩处力度,通过提高违法成本消除生产企业及销售商家的侥幸心理。
痛定思痛,于广大人民群众及消费者来说,对这一事件感到愤慨的同时,也需敲响生命健康安全的警钟,在购买护肤品、保健品、药品时,要严格区分“药”“妆”“消”“食”等各类审批字号的区别,切勿轻信广告宣传。尤其在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使用产品的选购上,要遵循医生与专家意见前往正规场所谨慎购买。杜绝“消”字乱象,源头治理、筛查监督、消费防范须“三管齐下”,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刘知宜)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