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零食切莫伪装“高学历”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时间:2023-12-22
导读:
如今,不少电商平台的“网红零食”打着“农科院研发”“某研究所联合研制”等标签售卖,许多社交平台博主也以此为卖点对这类产品进行营销,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买。但是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
如今,不少电商平台的“网红零食”打着“农科院研发”“某研究所联合研制”等标签售卖,许多社交平台博主也以此为卖点对这类产品进行营销,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买。但是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零食生产商并未与高校合作,涉及虚假宣传,且食品安全和质量难以保证。
网红零食蹭“高学历”,实际上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日益关注健康、养生等因素。再加上知名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在相关领域的权威性,网红零食借助“高学历”为自己打上高品质、更健康等标签,迎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获得更高销量。但“高学历”也意味着高成本,因此,才有部分商家无中生有,虚假宣传,徒有“高学历”之名。
网红零食假装“高学历”的做法,不仅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原则,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扰乱市场秩序,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从长远看,对商家和行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首先,商家自身名誉在虚假宣传中受损。一旦骗局被拆穿,或者产品没有其宣传的效果,商家口碑必将受到“反噬”。同时,此类行为也损害了院校、科研机构的权威性,使真正付出心血研发的“高学历”产品跟着背锅。
市场当然欢迎真正的“高学历”零食,其对消费者、商家和科研院所都是好事:消费者买到健康安全的食品、商家赢得口碑与销量、高校获得名声与收益。因此,商家应将注意力放在提升产品品质上,少走“捷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于此类产品真实性的核验,加大打假力度;高校及科研机构要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对于“蹭学历”商品,要及时打假,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声誉。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