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食药打假

    树立大食物观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23-12-13

0
  • 导读:

    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我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食物供给丰富多样,居民营养状况明显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

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我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食物供给丰富多样,居民营养状况明显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食物和营养发展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节点。树立大食物观,既提出了重大理念,还指明了方法路径。

人民美好生活是立足点。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让农民更加体面、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加宜居。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最终落脚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落实大食物观的实践主线。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根本途径。建立全产业链管理、一体化监测预警的体制机制,使政府决策更透明、生产安排有依据、市场动态可预期。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

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推进工作的前提。对口粮等重要农产品,按照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防范风险的原则,建立自给率低点预警机制。在重要农产品主产区,构建资源超载预警机制以及风险管控措施。

还要把握好三个重点:拓展空间、拓展资源、拓展产业。一是拓展空间。生产资源上,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拓展中低产田生产能力,推动我国耕地地力的整体提升。拓展非耕地空间,如戈壁农业、垂直农业、海洋牧场等。研发推广植物工厂、工厂化集约养殖等新型种养方式。二是拓展资源。食物来源上,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加大在食用油、菜果茶、肉蛋奶等方面布局,加大森林、江河湖海、林下种养等研究力度。三是拓展产业。生产方式上,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拓展食物资源和食物品种。加大生物合成等新技术研究力度,为延长食品产业链提供科技支撑,丰富食物呈现形态和供给方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食物多样化供给注入新动能。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