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热点

    AI元素贯穿全场!1200项前沿产品集中亮相——从东博会看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新机遇

    来源:工人日报     时间:2025-09-23

0
  • 导读:

      “这个机器狗好大,居然还能直接坐在上面!”“快来!这里有现磨咖啡机器人!”在刚刚闭幕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上,1200项国内外前沿AI产品集中亮相,AI元素贯穿全场,成为最大亮点,吸引...

  “这个机器狗好大,居然还能直接坐在上面!”“快来!这里有现磨咖啡机器人!”在刚刚闭幕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上,1200项国内外前沿AI产品集中亮相,AI元素贯穿全场,成为最大亮点,吸引众多观众观摩互动。

  这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携手推进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合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发布《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出台系列措施,推动与东盟各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交流、产业赋能、能力共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同营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AI+”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

  “我们每年都参加东博会,这是我们走向国际特别是走向东盟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9月18日,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佳润)数字果园总经理张兴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马来西亚的榴莲园、木瓜农场和老挝的香蕉基地,捷佳润研发的“土谛AI”系统已做出不少成绩。

  点开“土谛AI”的对话框,用户输入自己想问的问题,不出10秒,就能获得专业答复。用户拍摄或上传照片,立即可以知道农作物的病症和对策,及时对症下药。该系统支持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多国语言。

  “我的农场还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根据你的地块报告,除了玉米,这里还适合种植以下5种农作物……”记者体验该系统时发现,用户可以直接添加具体的土地地块,系统将根据具体位置调用气象、土壤、政策等多维数据,生成种植智慧方案,像一个“口袋专家”。

  “我们的系统让土地‘会说话’。”张兴杰表示,捷佳润通过自主研发的土谛AI、AI农场天气、AI巡园系统等前沿科技产品,不仅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实现了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目前,这些产品已应用于6个国家,其中老挝一处4000亩的香蕉园通过引入其精准灌溉系统,节水超过50%。

  截至目前,捷佳润已帮助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果园实现智能化,全球服务面积超200万亩。捷佳润的技术和服务覆盖了包括水稻、土豆、柑橘、火龙果、甘蔗、榴莲、香蕉、橡胶、坚果在内的60多种作物,不仅丰富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还通过科学决策和精准管理,有效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提升了果实的商品率,促进了农业生态平衡与食品安全。

  AI赋能千行百业

  今年的东博会首次设立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专馆。超100家国内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初创团队参展,不少AI前沿技术和一批新科技、硬核产品亮相,人工智能专馆成为展现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成果和潜力的闪亮舞台。

  展厅里,一架巨型白色无人机引人注目,这是广西北投低空经济投资有限公司带来的天目山三号无人机,是全球首款吨级混动货运无人机。在天目山三号无人机周围,还有各种不同型号的无人机,从“空中监管大脑”到“农村低空快递”,从大载重无人机到智慧物流枢纽,应用场景广泛,展现出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硬实力。

  文旅、物流、农业、培训……“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市场十分广阔。上海千机创新文旅科技集团董事长石哲元表示,公司在东盟10国都有业务,“南宁对我们来说是对东盟国家出海的一个平台阵地,未来我们也会继续深耕东盟国家”。

  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南宁正依托东博会与“南宁渠道”,持续扩大人工智能技术输出的广度与深度。

  据悉,今年的东博会签约仪式上,签约“人工智能+”项目44个,涵盖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文旅等多个行业领域。

  同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助力。9月19日,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资本对接会在南宁举行。当天,23家私募机构达成基金设立意向,意向金额181亿元,其中落地注册在南宁的基金17只、金额合计161亿元,预计通过基金带动返投落地广西的项目金额合计217亿元;达成合作意向的区外企业共11家,通过产业招引落地广西的项目金额合计18亿元。

  打造中国—东盟AI新平台

  本届东博会期间,众多嘉宾走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参观。人形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陪伴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吸引了国内外各代表团的关注,参观者或拍照、或体验,感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

  南宁市人民政府参事、广西南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郭沙表示,南宁的区位、政策优势明显,南A中心以南宁为核心节点,同步在东盟国家及国内重点城市设立分中心,形成“一节点两板块多中心”的总体布局,创新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跨境协同模式,整合国内头部企业的技术研发优势、广西的区位与政策集成能力,以及东盟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形成从技术到落地的全链条闭环。

  南A中心讲解员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东盟市场,我们推进海外中心建设,通过海外中心收集到了来自东盟近90个应用需求,足以证明双方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我们期待与东盟国家都能建立合作中心。”郭沙表示,目前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率先落地。这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打造的首个人工智能合作创新平台,现已引入20多个AI应用和240P算力,为老挝AI发展提供支撑。

  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会长、老挝阿洛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塔努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中老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成立以来,老挝一直专注于中心的建设。“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里程碑。我们相信,这个中心不仅是中老合作的案例,也能为未来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树立一个典范。”

  截至8月底,南A中心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51个,落地项目40个,签约东盟国家企业16家,征集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案例450多项,涵盖智慧医疗、交通、社会治理等领域。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