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国家知识产权局解读陕西样本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8-27
导读: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陕西省通过“强化保护运用”等措施取得一系列成绩,国家知识产权局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加快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陕西省通过“强化保护运用”等措施取得一系列成绩,国家知识产权局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加快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有关情况。
赋能产业“攀高向新”
当前,陕西省创造活力迸发。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沈黎萍介绍,截至今年6月,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2.5万件,有效商标注册量87.9万件,地理标志产品96个。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释放。
“我们通过发挥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工业体系完整的优势,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拓展陕西省、西安市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产业领域,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沈黎萍说。
为更好赋能产业“攀高向新”,陕西省通过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专利赋权,盘活存量专利,以贯通“确权评估、交易对接、金融支持”服务闭环,架设专利成果转化的“跳板”,全省8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近9万件,其中6.3万件进入全国可转化专利资源库。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小木耳”如何成为托起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沈黎萍介绍,陕西省以商标、地理标志赋能县域经济发展,打造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重要引擎,“柞水木耳”地标变“金标”,全县木耳总产值13.3亿元。
木耳产业是以知识产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沈黎萍说:“我们按照全省‘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升级、陕南绿色循环’区域定位,加强分类指导、突出产业特色,推动工业强市、农业大县、特色小镇运用知识产权增强发展动力。”
沈黎萍表示,专利支撑了创新型经济提质扩面,陕西省聚焦3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深入开展专利导航,促进创新资源高效整合,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陕西省还着力实施“地理标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注重品牌化运营和文化价值挖掘,如延安市推出了“延安苹果花海观光+红色研学”文旅线路。全省地理标志深加工产品及其带动的红色文旅产业总规模达2500亿元。
强化知识产权金融运用
知识产权金融是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嘉辉介绍,陕西省近年来着力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强化知识产权金融运用,提升专利产业化潜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我们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政策引领。”李嘉辉说,通过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设立“秦知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为贷款额度3000万以内的中小微企业最高给予50%的风险补偿。
同时,陕西省还积极推进专利产业化和知识产权证券化。李嘉辉表示,通过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提升专利产业化潜能,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全省共有科创板上市公司15家,成为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重大改革试点均有首批企业入围的5个省份之一。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