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热点

    周口 人工收割“小试牛刀”丰收在望村民坐等“分红”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1-06-03

0
  • 导读:

    周口麦收场景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于扬实习生郭磊通讯员胡铭文图  本报讯对于农业大市周口来说,今年的麦收,较往年相比迟了一点点。  6月2日,记者在周口市的西华、商水等地采访获悉,麦收大幕刚刚开始,...

周口麦收场景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于扬实习生郭磊通讯员胡铭文图

  本报讯对于农业大市周口来说,今年的麦收,较往年相比迟了一点点。

  6月2日,记者在周口市的西华、商水等地采访获悉,麦收大幕刚刚开始,大面积收割尚未开始。但各地党委政府未雨绸缪,严阵以待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确保丰收的粮食颗粒归仓。同时,一些参加村集体合作社的村民,面对已成定局的丰收麦田,喜上眉梢地“坐等”分红。

  据介绍,2021年,周口市夏粮种植面积1106.4万亩(含鹿邑),较2020年增加0.2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229.6万亩,较上年增加40.1万亩;订单种植面积占85%以上,位居河南省第一位。

  眼下又到麦收时,6月2日,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在周口市西华县奉母镇、商水县黄寨镇等地采访看到,小面积早熟的麦子已经开始人工收割,但大规模的麦收还尚未开始。同往年一样,今年麦收期间的防火工作仍是重中之重。

  “我们广泛宣传秸秆禁烧的目的意义,确保禁烧宣传无盲区、无死角、无遗漏。”黄寨镇党委书记朱宏伟告诉大河报记者。

  “今年我们村集体合作社有1600多亩小麦,丰收丰产已成定局,估计麦收后,入股的村民除了每亩地保底的800元收入,还能再领到一大笔分红钱。”西华县奉母镇前邵村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负责人邵俊伟说。

  在西华县奉母镇,当地率先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民变成了股东,只需要把土地交给村集体合作社打理,不掉一滴汗、不干一点活,照样可以领到每亩地至少800元的分红。而被解放了劳动力的村民们,还可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再多挣一笔钱。

  与此同时,村集体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种植,也节省了一大笔农资生产成本,相当于从过去的“零买价”变成了“批发价”。

  “我们这里是传统农区,祖祖辈辈都以耕田务农为主。但是现在我们赶上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好政策,通过实施改革,让村民能既多了收入又少了劳累。”奉母镇党委书记陈鹏说。

  村民变成股东,务农依靠机械,流传千年的传统农耕会消失吗?陈鹏告诉记者,不会。因为每个村集体都留有大约20亩农田作为“研学基地”,专门让村里下一代孩子体验农田劳作,学会播种、施肥、喷药、收割,不仅传承了农耕技能,还能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牢记务农情怀,不忘质朴本色。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