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访谈

    冰城民警刘志刚:38年坚守交警一线的“老黄牛”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0-08-13

0
  • 导读:

      每日新闻网讯:(记者朱善永通讯员陈思思郝树行)在我国纬度最高、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副省级省会城市冰城哈尔滨,有着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无论酷暑与严寒,守护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秩序,他们就是冰城交警。岁月...

  每日新闻网讯:(记者 朱善永 通讯员 陈思思 郝树行)在我国纬度最高、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副省级省会城市冰城哈尔滨,有着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无论酷暑与严寒,守护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秩序,他们就是冰城交警。岁月流转、光阴似苒,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扎根基层,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老黄牛”,从警38年的哈尔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处副处长刘志刚便是他们中的一位。


e5ef7bdbdd527c227ab68470724aace.jpg


  心血铸就成功 把交通设施安放在哈市每个角落


  1962年生人的刘志刚,从1982年参加公安交管工作开始就扎根交通秩序处设施科,一干就是23年,他将“勤奋、敬业、创新、智慧”融入到热爱的交管工作中,曾连续1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


  说起交警,大家想到的可能是红绿灯下的坚守或者大小事故现场的处理,然而刘志刚的工作有些特殊,为了保障全市路网建设、道桥施工等工程顺利实施,对交通出行影响降到最低,每当城市熟睡,他才带领施工人员走上街路,开始施划交通标志、标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与星空相伴,让井然有序的道路标识与朝阳一同升起,照亮大街小巷。


0222fffd5dfb3fc65c23c46a02a682e.jpg


  2016年以来,每年8月末的哈尔滨国际马拉松,都是对交通设施工作的极大考验。每一次,刘志刚都要提前一个星期全面踏查42.195公里的比赛路线,设计规划比赛需要安放的交通设施。哈马开始前,连夜里将数公里长度的护栏、100余块交通标志和1000余个隔离路锥全部安放到指定位置。比赛开始后,还要根据比赛进程,逐步将交通设施恢复正常,最大限度减少对路面车辆通行的影响,这样过程往往要连续工作20个小时。


  “我就是干这个的,作为一名交警,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井然是我最大的心愿”,刘志刚质朴地说。


0691cd9904348d577409ab0e361b45f.jpg


  细节铸就辉煌 把发明创造应用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刘志刚勤于钻研,坚持首创精神,从警38年里创新发明几十项,其中国家级专利就有6项。他以扎根公安交管工作多年经验总结出:“城市交管水平要提升,交通设施必须智能化、人性化。”为此,从2010年起,刘志刚就开始研究创新,只要休息就会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学设计,他还经常去大学找专家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符合哈市道路通行实际需要的“行人过街安全岛”成了他的第一个得意之作,配合信号灯杆及警示桩等设备,方便无法在绿灯时间通过的行人在马路中间等待,保障行人安全。此设施属全国首创,一经推出,得到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高度评价,但刘志刚却无偿放弃了此项专利。在他的努力下,“行人过街安全岛”被纳入国家标准《中小学与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


  解决了慢速交通的行人安全,刘志刚将精力又放在了快速交通的安全问题上。2013年,为解决松北大道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刘志刚多次实地调研,为松北大道等路面较宽街路设计了太阳能防眩水泥隔离墩,可以有效遮挡夜间会车时对向车道灯光,下半部分是混凝土预制的防撞设施,上面嵌有太阳能线形诱导灯,即便在夜间也可清晰辨认隔离设施位置,整体设计兼顾了安全、美观、实用等特点于一身。现已有省内外多地将太阳能防眩水泥隔离墩投入使用。


  责任铸就担当 把一腔热血投入在工作与家庭之中


  2016年5月,刘志刚的母亲被确诊为直肠癌,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每天依然坚持在路面上施划的交通标志、标线,在岗位上完成自己的各项业务工作,下班后仍把图纸、资料带到医院,兼顾着工作与照顾母亲,这样的工作生活节奏一直持续到2017年4月母亲病逝。


  2019年末,刘志刚调任交警车管处负责副处长工作,分管档案管理。面对库里的档案,他召集科长和业务骨干组建专班,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他对现有空间重新规划,自行采购档案架50套,增加库容量100多万份,将原本杂乱的档案库打理的井井有条,办公环境焕然一新。不仅方便群众查询车辆档案,还提升办公效率。刘志刚不止于效率,还要创新,他工作之余带队研发了档案查询系统,采取信息化管理,将“死”档案变成“活”资料,将档案管理工作提档升级,有效避免档案遗漏和错放等问题发生。


11affae177046191eff0e72b13a7b53.jpg


  “人民警察,就要脚踏实地工作。”35年来,刘志刚始终如一激励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从警初心,为民思路不停,奉献的脚步不止,在公安交管工作中像“老黄牛”一样,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编辑:关梦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