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路逶迤侗寨,感受绚丽多彩单阳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5-01-02
导读:
每日新闻网讯:走进山路逶迤的单阳侗寨,映入眼帘的青山郁郁葱葱、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的崖壁,还有茂林修竹、古朴侗寨木壁青瓦,蒸糯米饭、烤米酒扑鼻飘香......千年古朴侗寨、旧貌换新颜,鼓楼、木房、吊脚楼和戏台...
每日新闻网讯:走进山路逶迤的单阳侗寨,映入眼帘的青山郁郁葱葱、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的崖壁,还有茂林修竹、古朴侗寨木壁青瓦,蒸糯米饭、烤米酒扑鼻飘香......
千年古朴侗寨、旧貌换新颜,鼓楼、木房、吊脚楼和戏台是这里标志性的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更是侗族人民智慧和文化瑰宝。鼓楼是侗寨聚众议事、排解纠纷、迎宾送客、唱大歌、吹芦笙和踩歌堂等休息和娱乐的场所。每当在缤纷节日,鼓楼下唱着大歌、吹芦笙,村里男女老少身着亮丽的民族服饰,欢聚一堂。这里的鼓楼、吊脚木楼和戏台错落有致,与村外的公路、陡峭悬崖和莽莽的原始森林为一体,仿佛是一幅精美的水墨画,让人流连忘返,流光溢彩。
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东部的一个村,是一个以侗族传统建筑和自然景致而得名的侗寨。距庆云镇所在地约11公里,距从江县城56公里。目前至从江高铁站及高速东站约有20公里。单阳侗寨由盆里、平洞、来归、单阳和几脚五个小寨子组成,共有130余户人家,634人口。单阳侗寨被称为萨岁故乡和原始自然奇特景致,这里远离工业城市,基本没有受到污染,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全村森林覆盖率达 82.2%,生长着楠竹、杉树、松树、楠木、红豆杉等上百种植物,繁衍着金丝猴、野猪、竹鸡和白鹏等飞禽走兽,蕰藏着仙女湖、马嘴井、三龙抢宝、一线天、飞云瀑布、古石瓢井和萨岁山等原始自然景致。更有趣的是古石瓢井了,它有着神圣的地位,故事传说是远古时期,春季的时候,一群金色的鲤鱼逆水而上,游到了龙门瀑布,鱼群要跳跃,由于水流湍急,没有任何鱼登上,因此古代人们称鲤鱼跳龙门,跳过就升天而去,过不去回归原位。因此,这口石瓢井上的小鲤鱼守住着原位,现在比喻科举中试,敢想敢干,顽强拼搏的精神就能过关战舰。
在中国的版图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从江这块神秘、灵秀的土地上,单阳侗寨不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也是自然景致最多、最集中地方,更是万众瞩目的养心圣地。单阳村群众告诉笔者说:“上千年来,至今居住着一百多户侗族人口,均是石姓家族,民风淳朴,热爱唱古朴侗族大歌、琵琶歌、栏路歌和踩堂歌。尤其是唱侗戏是我们侗族更喜爱,每当缝年过节、吃相思等活动,男女老少身着民族盛装欢聚一堂,乐意观看习俗节目。鼓楼、古石瓢井、吊脚楼等这些建筑文化、民俗风情和原始自然奇特风景,能够集中在一个村里,我们要守护好,让外来更多的人感受侗寨独特的魅力。”
单阳侗寨除了古朴的建筑和自然景致外,还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侗绣、侗锦、篾匠等手工艺品精美绝伦。在侗寨里,一到染布的季节,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晾起长长的侗布,呈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将织好的面布反复浸染和漂洗。染布是侗族人依然保持着以天然植物作为染料的传统。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篾匠村”,祖祖辈辈几乎都是以竹编手艺谋生,编织的竹箩筐造型美观、做工精细、结实耐用、是竹编的传承遗产。还可以看到村里的妇女们如何一针一线地绣出精美的侗衣、侗裙,如何巧妙地将侗布编织成精美的服饰。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极好的观赏价值,更是侗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当然,还可以品尝到侗家的特色美食,人们淳朴热情,诚信善良,招待客人是以糯米饭、醇香米酒、腌鱼、腌肉、土鸡、土鸭等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会让许多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这块神奇灵秀的土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是古朴侗寨多元共生的罕见之地。有着壮丽山川、悠久建筑文化、民俗风情和独特自然景致,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人们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更加繁荣、和谐、美好的未来迈进。它既保留着传统的魅力,又融入了现代的活力,在祖国的怀抱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在这美丽土地上深深眷恋。(供稿: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庆云镇 石朝智 陆秀锦 石月梅 石成清)
编辑:李彬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