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访谈

    俞祁浩:踏遍高原冻土、筑建国家“冻”梁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4-05-30

0
  • 导读:

    原标题:俞祁浩:踏遍高原冻土、筑建国家“冻”梁俞祁浩,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30多年坚守青藏高原科研一线,面对高寒缺氧、强紫外线和大风极端恶劣环境挑战,秉持工匠精神,不断...

原标题:

俞祁浩:踏遍高原冻土、筑建国家“冻”梁

17170268669961115_1080x1920

俞祁浩,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30多年坚守青藏高原科研一线,面对高寒缺氧、强紫外线和大风极端恶劣环境挑战,秉持工匠精神,不断超越进取,始终致力于我国冻土区重大工程冻融灾害整治、防控关键科技难题的攻克,系统研究了冻融灾害孕育和致灾机理,深入完善了冻土工程长期稳定理论,构建了冻融灾害防控保障技术体系,为我国冻土工程理论发展和引领国际冻土工程技术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累积产生经济效益21.43亿元。他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16项,申报国内、国外发明专利近100件。

俞祁浩为探究和掌握冻土工程重要基础数据,几乎走遍了青藏高原、东北等我国所有冻土区的公路、铁路、输电线路等冻土工程。但长期的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不规律,让他落下了严重的胃病。为了冻土理论研究,他频繁出入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冷库,长时间进行冻土试验,由此经常感冒并患上淋巴结核,被病痛多年困扰,但他依然坚持研究不为所动。

面对国家和工程需要,俞祁浩带领团队义无反顾,在空气更加稀薄的青藏高原、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施工现场,在寒风凛冽的大坝仓面,“钉”在施工工地,无数次的观测、取样、测试,没有节假日、休息日,经常加班到深夜,系统提出了冻融灾害防控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冻土工程建设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在青藏电力联网工程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建设施工中,解决了塔基基坑冻土融化、坍塌建设受阻,冻土基础承载力形成困难等重大科技难题,成功实现青藏直流线路工程提前一年投运。

在雅砻江流域控制性水电工程——两河口水电站施工中,解决了高频、大温差冻融规律缺乏、心墙填料冻融劣化机制不明等关键难题。助推两河口水电大坝填筑进度逐年翻倍、质量全优,最终提前一年填筑到顶和发电。

俞祁浩注重科技成果凝练,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研发的系列新型关键技术和系统形成的冻融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已在工程实践中获得应用,并发挥关键作用,累积产生经济效益21.43亿元。作为冻土研究“国家队”的一员,他和团队一起将继续挑战极限,把更多科研成果写在他们深深热爱的这片冻土大地上。

责任编辑:李方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