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访谈

    工匠汇·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刘湘宾:把探索新质生产力融入日常工作

    来源:中工网     时间:2024-04-12

0
  • 导读:

    “航天技术日新月异,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九院7107厂首席技师刘湘宾认为,应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将其融入日常工作。4月10日,正在陕西工运学院为全省班组长授...

“航天技术日新月异,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九院7107厂首席技师刘湘宾认为,应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将其融入日常工作。

4月10日,正在陕西工运学院为全省班组长授课的刘湘宾接受了记者采访。结合岗位实际,他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在航天领域,技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刘湘宾说,应积极关注国内外航天技术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此外,他认为还需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

“新质生产力要求我们注重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刘湘宾认为,自身职责不仅是完成工作任务,更要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全国两会后,刘湘宾更加注重细节。他不仅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还特别注重与团队协作沟通,在共同探讨中找到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案。

谈及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时,刘湘宾认为应该从加强航天工艺研究和开发、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和沟通等方面入手。

“航天工艺是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高工艺水平,才能更好满足航天事业需求。我们应注重工艺创新和改进,提高工艺质量和效率。”刘湘宾说,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是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应积极探索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并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与此同时,他认为,航天事业是一个需要高度协作的行业,应该积极参与跨单位、跨行业交流合作。只有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和沟通,才能更好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共同目标。

“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技术、人才、工艺,还包括管理、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我认为应围绕新质生产力全要素来推动创新和发展。”刘湘宾说,注重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由此激发员工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陕西工人报记者 王何军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