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访谈

    格桑旺杰的别样春耕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4-03-27

0
  • 导读:

    “天南地北春潮涌⑦”原标题:格桑旺杰的别样春耕光明日报记者傅强尕玛多吉3月16日一大早,阳光金亮,桑烟袅袅,高亢且浑厚的“顶鲁”歌声响彻雅砻河谷,一年一度的传统春耕大典正在西藏第一块农田——萨热索当举行...

天南地北春潮涌⑦

原标题:格桑旺杰的别样春耕

光明日报记者 傅强 尕玛多吉

3月16日一大早,阳光金亮,桑烟袅袅,高亢且浑厚的“顶鲁”歌声响彻雅砻河谷,一年一度的传统春耕大典正在西藏第一块农田——萨热索当举行。西藏各地正式进入春耕春播!

伴随着隆隆声,一台台插着国旗、披满哈达的拖拉机、旋耕机开进田里,锃亮的铁犁翻起“泥浪”。穿着节日盛装的农牧民群众紧随其后,将一粒粒青稞种子有节奏地撒入泥土中。

大典仪式上,本地知名青稞酒厂厂长与社区书记签订了土地流转和青稞收购的全新协议。随后,山南市门中岗社区45岁的格桑旺杰走上台,在收购协议上,一笔一画工整地签下名字,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种青稞是个辛苦活儿,费人工,产量低,一年到头人被困在地里。我祖祖辈辈土里刨食,尽管自己精心侍弄着,可靠着传统的种植方式,收成却只能原地踏步。”格桑旺杰一家世世代代耕作在西藏第一块农田上,他既感骄傲,亦觉沉重。

直到2015年,青稞酒厂和格桑旺杰签下了第一笔收购订单。格桑旺杰说:“现如今,有西藏农科院培育的青稞良种,有农技站专家随时上门指导,亩产翻倍,企业高于市场价格敞开收购,我们收入翻番。”

说着,格桑旺杰指了指身后的标语——企业搭台,合作社唱戏,政策引导,科技扶持。他笑着说:“现在可不一样了!耕、种、收,都有种植合作社统一调度大型农机,只要7天,全村地里的活儿就都能干完。”

从土地里腾出手来的格桑旺杰,一刻也没闲着。这几年,他先是买了辆出租车干客运,后来又买了辆大货车拉建材,随后又在自家翻建的新房临街开了家茶馆。“政策好哩,开茶馆不交税,种青稞有产业补贴。以前,大家常在街边‘打枭’(骰子游戏)。现在,我们真没时间,赚钱都忙不过来哩!”他一脸骄傲。

格桑旺杰种田纯收入从原来的三四万元,增长到现在的七八万元,加上副业,总共年收入就在20万元左右。社区其他农民种田的收入也都实现翻倍。

时已正午,热辣的阳光直直地照在这块刚播种下希望的田地上,映红了人们的笑脸……2023年,西藏自治区粮食产量108.87万吨,增长1.4%,再创历史新高;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