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访谈

    打工前沿 | 博士?农民?爱唢呐无关身份

    来源:中工网     时间:2023-05-26

0
  • 导读:

    【打工前沿】原标题:博士?农民?爱唢呐无关身份罗筱晓近日,一段唢呐吹奏经典民乐《百鸟朝凤》的视频走红网络。网友惊叹于演奏者刘雯雯一口气吹40秒的技艺,同时也对她身上“国内首位唢呐博士”“首位登上悉尼歌剧...

【打工前沿】

原标题:博士?农民?爱唢呐无关身份

罗筱晓

近日,一段唢呐吹奏经典民乐《百鸟朝凤》的视频走红网络。网友惊叹于演奏者刘雯雯一口气吹40秒的技艺,同时也对她身上“国内首位唢呐博士”“首位登上悉尼歌剧院独奏的唢呐演奏家”等标签充满好奇。

的确,相比于刘雯雯这样的赋予唢呐“高级感”的专业演奏者,人们更多见到的是带着乡土气息的民间唢呐艺人。比如今年早些时候,河南省柘城县马庄村的“唢呐人”马春风就因为把唢呐演出搬进直播间而为人所知。

马庄村是个“唢呐村”,马春风又出生于“唢呐世家”,年轻时他靠着吹唢呐的手艺参加了无数场演出,也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然而随着时代变化,唢呐演奏市场越来越不景气,马春风不得不和其他唢呐匠一样试着转行。

开过理发店,做过小商贩,马春风的日子也能勉强过下去。可是他放不下唢呐,只要有演出邀约他就会放下生意说走就走。但婚丧嫁娶简办的新风影响下,民间唢呐人的门路愈发变窄。为了找到唢呐行当发展新的突破口,年近50岁的老马开始做直播、拍短视频。

马春风的故事,其实是许多民间技艺人故事的缩影。不管是演布袋戏还是做竹编产品,无论是“独竹漂”还是刻根雕,与“绝活”和“非遗”等称号同时存在的,往往还有“危机”“落寞”等关键词。和极少数能“出圈”乃至成名的幸运儿不同,绝大多数技艺人都跟马春风一样,在转行与继续从业间反复横跳,还要绞尽脑汁跟上时代节奏,尝试每一种可能让手艺焕发生机的途径和方法。

与刘雯雯这样科班出身的“同行”相比,马春风称不上技艺精湛;算起来能称得上“传承人”或“大师”的民间技艺人也并不多。他们和一门手艺间多年“牵扯纠缠”,在现实层面,因为那是营生的家伙;在情感层面,无论最初为什么入了这一行吃了这碗饭,日久生情在所难免。就像马春风说的,自己总不能眼看着“唢呐村”的名声消失不见。

在民间,唢呐出现的场合大多是红白喜事,也就是人生极为重要的时刻,因此有“唢呐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刘雯雯和马春风也许永远不会同台甚至不会相遇,但不管是在音乐大厅还是田间地头,音符响起,他们就都是为这“黄金”乐器的传承出力的人。

同样的道理,何尝又不适用于常自嘲为庞大的社会机器上的“螺丝钉”的普通劳动者。“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并不算是错误的观点,不过在谋生的同时发现自己的热爱、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无疑是更高层级的体验。干一行精一行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但要干一行爱一行,大多数人需要的只是态度和信念。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