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访谈

    最美村官,在广阔天地挥洒青春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2-07-11

0
  • 导读:

    张耀向果农传授葡萄疏果技术。乔连军摄  □本报记者韩春光本报通讯员乔连军  “谢谢你!帮我摘桃。要不是你带科技特派员教我修剪果树、防治病虫害、科学疏果套袋,俺家桃子也不会这么好。”7月7日一早,商水县邓...

张耀向果农传授葡萄疏果技术。乔连军 摄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乔连军

  “谢谢你!帮我摘桃。要不是你带科技特派员教我修剪果树、防治病虫害、科学疏果套袋,俺家桃子也不会这么好。”7月7日一早,商水县邓城镇许村返乡创业标兵范丹丹,向团省委派驻许村团支部第一书记张耀再次表示感谢。

  2007年,张耀警校毕业后,成为周口市公安局一位刑警。2009年9月,他辞掉刑警工作,报考了大学生村官,录用后派驻许村。一进村,张耀发现许多田地荒草丛生。经了解才知道,部分村民常年外出打工,顾不上种田,造成农田撂荒。

  为此,张耀卖掉自己的新房、小车,又筹借130万元,以每亩租金1200元的价格,将村头的86亩撂荒地流转过来,建成了优质葡萄园,安排30名贫困村民在葡萄园务工。在张耀的帮助下,如今许村发展葡萄230亩、晚秋黄梨150亩,安排就业岗位120个。

  张耀通过考察,认为炸油条投资小、利润大、市场广,就邀请面点师在许村连续举办5期炸油条培训班,先后培训1000多人次。据统计,现在全村每年外出炸油条的村民达1000多人,人均年收入13万元。许多人因此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家里建起小洋楼。

  今年35岁的许洋洋、张莉夫妻俩,原是贫困户,他们学会炸油条后,到郑州卖早点,年收入30多万元。在郑州干了6年后,如今在村里建起三层楼房。

  许村紧靠大沙河,村内有棵树龄两千多年的银杏树,刘秀饮马台遗址位于村北,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叶氏庄园位于村西,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为了利用好这些资源,张耀和村干部跑项目、跑资金,创建了红色教育纪念馆、民俗文化收藏馆、古法酿酒博物馆,村里大街小巷都修成了水泥路,街两旁全部绿化美化。去年种了200多亩油菜花、向日葵,引来数十万游客,给群众带来3000多万元收入。今年,许村又种植菊花300多亩、山药200多亩。

  2020年7月,残疾人丁玉英的儿子考上大学。张耀得知后,同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书记赵天动、驻村干部康国富,为其捐款3800元。同年秋,老党员许四新的晚秋黄梨卖不出去,张耀通过微信、抖音发布信息,帮他解决了难题。果园旁的路仅3米宽,影响通行,2021年春,张耀通过努力,争取到200多万元修路款,使这条道路变成了5米宽,商贩来拉果子可以直接把车开到果园里。

  张耀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最美村官”“河南省十大杰出大学生村干部”“周口市脱贫攻坚十大领军人物”。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