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镇平:丹心一片育桃李 踔厉奋发铸师魂 ——侯集二初中最美教师侯小娟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2-04-26
导读:
每日新闻网讯:她,是一名外表纤弱而内心倔强的化学教师,二十四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铸魂守根,携爱前行;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患病不忍耽误学生,忍痛拄拐站上讲台,一拄就是半年;她勤于钻研,因材施教...
每日新闻网讯:她,是一名外表纤弱而内心倔强的化学教师,二十四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铸魂守根,携爱前行;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患病不忍耽误学生,忍痛拄拐站上讲台,一拄就是半年;她勤于钻研,因材施教,用热爱和智慧锻造着美丽的课堂风景,以优异的教学实绩赢得了同事的敬佩、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赖!
她,就是“感动镇平人物提名奖”获得者、第二届“镇平出彩教育人”——侯集二初中教师侯小娟!
扎根乡村 匠心耕耘不倦
侯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1997年7月南阳二师毕业分配到侯集二初中任教以来,一直坚守党员本色,时刻牢记教书育人初心,不断刻苦钻研业务,用心用情用爱呵护每一位学生,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了不凡的实绩,换来了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四有”好老师。
不服输,爱较真,干就要干得最好!她刚上班就担任毕业班化学教学工作,因为工作经验不足,身材瘦小,管不住学生,教学效果不佳,家长纷纷要求学校换老师。这不但没有击垮她的意志,反而激发了她的倔强和好胜心,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说到做到,她自费购买教研资料,认真钻研;每天挑灯夜战,一遍遍打磨教案;上课时,主动邀请学校领导、同科老师和县教研员听课指导,虚心听取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一遍遍研磨,力争把每一节课都上成公开课。付出终有回报,第一年就打了个翻身仗,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信赖。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她不断总结反思、借鉴经验,制定了“化学教学五步教学流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总结、当堂检测反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习实效。24年来,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无论如何变化,不变的永远是学生的化学成绩,每次都获得县中招评估一、二等奖。
因为成绩突出,24年来,她有多次到城区、私立学校任教的机会,高收入的医生爱人也多次要求她辞职回去帮忙,可她说:“我是农村女,回报乡村教育,引领农村娃走出去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多次拒绝,初心不改,以满腔的爱,默默践行着自己的追求,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奋斗在教学第一线。
正是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坚定的事业心、积极的进取心,她讲授的《酸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优质课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主持的课题《化学实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研究》获市二等奖;带领的理化生教研组被评为县名教研组;本人也先后被评为“镇平县优秀教师”“镇平县第五届名师”“镇平县十大杰出青年教师”“镇平县优秀共产党员”。
使命使然 拄拐走上讲台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从教以来,侯老师以校为家,出满勤、干满点,从没因私事而影响过学生。“病不怕,疼不怕,最怕耽误学生、误人子弟。”这句常挂在她嘴边的、朴实的话语,道出她对教育最质朴的爱。
2006年8月,她初为人母,知道学校缺老师,刚满月就动员母亲到家帮带小孩,主动返岗,没有缺过一节课。
2019年秋,由于长期劳累,加之免疫系统功能严重下降,诱发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膜严重受损,关节不能屈伸,双手不能拳握,两腿不能站立。医生建议最少住院三个月,还得在家休养半年。可刚住院十来天,听说替她上课的金老师身体突发不适,学校暂时找不到老师,她急在心里。趁疼痛稍轻,不顾医生的劝阻,毅然出院;面对家人的埋怨,耐心劝解,“教学工作是个良心活,九年级又是关键,咱不能因为自己,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业。”
于是,国庆节后的侯集二初中校园里,经常出现这样一道别样的“风景”:一个身材瘦弱的女老师拄着双拐——来往于各个教室,一群学生围着她,有的为她拿教科书,有的小心扶着她走路。课堂上,同学们格外专注、认真。
有时家人有事不能接送,她就自己开着三轮助力车,带上拐杖去学校,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天天月月,顶风冒雨,咬牙坚持,从未迟到,认真履行着她的职责。凭着这股劲,长达半年的时间,一副拐杖、一辆三轮,载着她对学生最真挚的爱、对教育最忠诚的情,传递着无私奉献的正能量,温暖着学生的心,感动着镇平教育人。
大爱无声 矢志奉献无悔
侯老师常把职业的责任升华为博大的爱心,倾情播撒,不求回报。学校缺少校医,有学生或老师身体不适,她总是第一时间通知爱人,给师生看病送药;校卫生室缺少药品和设备,她从家里拿来摆上;一年四季,办公室、教室里常放着她爱人专门配制的凉药凉茶。学校过意不去给她经费,夫妻俩坚决不收一分钱。
对待学生,她不但“见苗浇水,因材施教”,学业上不放过一个学生,生活中更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2009年秋,学生晓栓上课走神,成绩下滑,辍学思想严重。她专门把学生喊到办公室,了解到他父母在新疆务工,父亲又因伤瘫痪在床,家里负责累累、母亲想离婚后,就对他晓之以理,耐心劝解,激励他用知识改变命运。星期天、节假日还把他接到家里,像对待自己孩子l,为他买衣服和学习用品。还给他母亲做工作,不要在中考的关键时期影响孩子。渐渐地,晓栓打消退学念头,学习更加刻苦。考上县一高后,她仍时常关心、资助,晓栓最终考入心意的新疆石河子大学。晓栓的父母逢人便说“侯老师真是我家的大恩人,要不是她,娃的前途就毁了,我们这个家也散了。”
今年3月,因镇平突发输入性疫情,学生长时间在校封闭,产生烦躁、焦虑、偏执、厌学等情绪,侯老师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进行疏导;见学生洗澡不方便,就把学生叫到自己住室洗,还给学生提供洗漱用品;还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片段录成小视频发给家长,并让家长也给学生录几句鼓励的话语,以此来安抚学生的情绪,排解思念、压力……
对待同事,她倾囊相授。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主动到学校“青年教师工作室”悉心指导。王琛、梁硕都是刚入职就教九年级化学,她手把手指导,使其重拾信心,短时间就独当一面,成为学科教学能手。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在她的影响下,一种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绿叶精神”在侯集二初中蔚然成风,一批批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骨干教师。
痴心一片终不悔,敬业担当写春秋。二十四载教育生涯,侯小娟老师用责任、担当诠释着师者情怀,守望着乡村教育;用拐杖、教鞭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坚守着时代师魂;用师爱、母爱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守护着梦想希望。(通讯员 王明娟 李从平)
编辑:张一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