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斗:“我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矢志不移”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1-06-18
导读: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原标题:张光斗:(引题)“我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矢志不移”(主题)光明日报记者张云我受之于国家和人民的多,为国家和人民工作的少,深感惭愧和不安。我爱国、爱党、爱人民、...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原标题:张光斗:(引题)
“我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矢志不移”(主题)
光明日报记者 张云
我受之于国家和人民的多,为国家和人民工作的少,深感惭愧和不安。我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矢志不移。
——摘自《张光斗传》
作为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光斗用自己的一生写就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历史。从密云水库的滔滔清泉,到三峡大坝的巍巍风光,再到黄河长江的波澜壮阔,他的目光所及之处唯国之江河。
张光斗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
1912年,张光斗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鹿苑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尽管家境清贫,但他从小发奋读书,22岁时以优异成绩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并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1937年“七七事变”后,已经在美国通过哈佛大学博士资格考试的张光斗毅然回国。当他看到各地洪涝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困苦,便下定决心投身于水利建设、为人民造福。在祖国的山川中,他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苦干的工作精神,开创了很多“第一次”:参与设计的狮子滩、桃花溪等小水电站是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建成的第一批水电站;负责引黄济卫工程人民胜利渠渠首闸的布置和设计,几千年来首次尝试在黄河下游破堤取水、灌溉农田;培养国内首批水工结构专业研究生,首次开展了结构模型实验研究等。
然而,张光斗却认为自己对国家的贡献仍然太少,1955年,当时已是中科院学部委员的他感到“自己离共产党员的要求相差很远,条件不够,不敢申请”。在系领导的鼓励下,张光斗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示将牢记教导、接受考验,为共产主义事业作贡献。次年春天,张光斗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工程事必躬亲,治江河只唯实。无论哪一项工程,他一定要去工地;到了工地,一定要去施工现场,是名副其实的“实践派”。20世纪80年代,他不顾高龄体弱,坚持乘坐“沉箱”潜入葛洲坝水电站下游水下,查看护坝工程的施工质量。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此后近十年间,他每年至少跑两趟工地,爬高架、下基坑,常常对人说:“工人师傅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葛洲坝、小浪底、三峡等几十座水利水电工程中,无不留下他的身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1949年执教清华以来,张光斗的学生超过5000人,许多人已成长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栋梁,其中院士就有10多位。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张光斗仍然每天阅读大量资料,书桌前常常可以看到这个耄耋老人佝偻着身子,拿着一柄放大镜,手颤抖着,在电脑上用超大字体一字一句地敲写审查报告。“学习到老,工作到老,改造到老”,他用热血和信仰书写了生命的璀璨华章。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