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访谈

    四代“邱老师” 见证70年教育变迁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9-09-10

0
  • 导读:

    (教师节·图文互动)(1)四代“邱老师”见证70年教育变迁84岁的邱清疆在展示他1991年获得的全国优秀教师奖章(9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袁汝婷摄新华社长沙9月9日电题:四代“邱老师”见证70年教育变迁(记者刘紫凌...

(教师节·图文互动)(1)四代“邱老师” 见证70年教育变迁

(教师节·图文互动)(1)四代“邱老师” 见证70年教育变迁

84岁的邱清疆在展示他1991年获得的全国优秀教师奖章(9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袁汝婷 摄

新华社长沙9月9日电 题:四代“邱老师” 见证70年教育变迁(记者刘紫凌、袁汝婷)

1995年出生的邱翎怡,听着祖辈们的故事长大。故事里有同一个称呼:“邱老师”。

去年,她大学毕业,来到山区,也当了老师。

从曾祖辈算起,邱翎怡家中四代有18位老师。“邱老师”们,在三尺讲台上,见证了中国教育事业70年发展历程。

筚路蓝缕:山里有个“牛栏校舍”

84岁的邱清疆记得,他的父亲邱嵩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老师。新中国成立前,邱嵩山在湖南武冈紫阳乡担任小学校长兼老师。庵堂和祠堂就是“流动课堂”,学生们自带板凳听课,老师的工资是家长们交来的几担稻谷。

后来,邱清疆长大,考入湖南邵阳师范,并于1959年毕业分配到湖南新化县吉庆镇崇山小学。

当时,县城到乡镇没有通车,邱清疆挑起扁担,左边是铺盖卷,右边是一大捆书,走了10个小时才抵达学校。学校被大山环抱,教室在一座老宅里,底下就是牛栏猪栏,上课时臭气总冒上来。

邱清疆的月工资是二十九块五毛钱,外加26斤米和二两油。“困难时期,一斤萝卜要八块钱,工资只够买三四斤。”他说。

尽管如此,他仍资助了一些贫困学生。“好多孩子读不起书,辍学了。我心痛啊,就尽量帮帮他们。”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口中80%为文盲。在扫盲运动中,邱清疆应聘担任农民夜校的辅导员,教村民识字算数,扫盲150人。

1995年,邱清疆退休了。职业生涯中,他连续18次被评为各级优秀教师、省教育模范,1991年获评全国优秀教师。他还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这意味着适龄儿童都应有书可读、有学可上。

直至今天,老人仍说:“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责任编辑: 杨佳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