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访谈

    90后第一书记·故事|柯鹏飞:笏山村的“宝葫芦”脱贫路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19-08-27

0
  • 导读:

    【编者按】明年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6月1日,《求是》刊载的习近平署名文章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驻村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点。去年六七月间,澎湃新闻推出“90后第一书记”专题...

【编者按】

明年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

6月1日,《求是》刊载的习近平署名文章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

驻村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点。去年六七月间,澎湃新闻推出“90后第一书记”专题,聚焦这一年轻群体。今年,澎湃新闻联合新浪微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更多的90后驻村第一书记,如果您就是或者您身边就有,欢迎发邮箱到:diyishuji@thepaper.cn。

人物档案

姓名:

柯鹏飞

出生年月:

1990年3月

驻村前职务: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农业执法大队副大队长

驻村职务: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石头镇笏山村第一书记

出任第一书记时间:

2018年4月

柯鹏飞。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瓜蒌,一种葫芦科植物。瓜蒌籽可炒制干货,瓜蒌皮、瓜蒌根皆可入药。

这种植物,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石头镇笏山村第一书记柯鹏飞的眼里,是带领全村村民脱贫致富的“宝葫芦”。

柯鹏飞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笏山村当地易干旱,灌溉困难,交通不便,以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省级贫困村。

笏山村地处合肥市庐江县石头镇西南端,属丘陵地貌,“三山一水六分田”是当地地貌的真实写照。耕地面积6632亩,总户数886户,人口31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8户、282人,2016年村出列,2018年户全部脱贫。

在笏山村,柯鹏飞为我们讲述了如何用瓜蒌这个“宝葫芦”让整村脱贫的故事。

柯鹏飞

富裕不是天生,贫穷不是根生

2018年4月,作为庐江县农业农村局第七批选派干部的柯鹏飞到石头镇笏山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选派前,单位领导找柯鹏飞谈话时,他便主动请缨:“能够有幸投身到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战役中,为了贫困村脱贫这个大家庭的事业,何乐而不为?”

来到笏山村后,柯鹏飞迅速投入到村经济建设、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去。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多,柯鹏飞对自己工作的评价简单而坚定:“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效。”

柯鹏飞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历史上的笏山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因而形成贫困村。

但在这位“90后”心里,“富裕不是天生,贫穷不是根生”,这种理念一直敦促着他给当地带来变化。

到村任职后,柯鹏飞和笏山村“两委”围绕村出列、户脱贫的总体目标,立足实际,认真调研,大胆创新,依托县农委的帮扶创建了瓜蒌扶贫产业园,利用各级扶贫资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开启了“造血式”扶贫合作的新模式,带动贫困户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瓜蒌。

柯鹏飞担任第一书记之前,笏山村实际上已经有了少量的瓜蒌种植经验,2014至2018年间仅发展了750余亩。2018年柯鹏飞到笏山村后,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他与村“两委”争取到各级扶贫项目资金188.5万元,实施了1500亩瓜蒌产业园生产配套设施建设。

一上来就是“大手笔”的柯鹏飞并未停歇。

2018年10月,成立一年多、以村委会名义控股的庐江县笏山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迎来新的参股股东庐江县供销商业总公司。通过统筹全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庐江县笏山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利用各级扶贫资金招标建成瓜蒌种植基地各项配套设施及种苗,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炎炎夏日,柯鹏飞在瓜蒌地里用指头画着地,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截至2018年12月,入股合作社的134户农民拿到土地股份分红款750000元,户均增收5597元;其中,21户贫困户分红款112180元,户均增收5341.9元。此外,2018年笏山村人均年收入同比增加4000元。

柯鹏飞与张正武

瓜蒌扶贫,打造产业体系

笏山村瓜蒌种植面积达到2200多亩后,产业聚集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目前,当地已经形成了以瓜蒌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体系。

庐江县斛子山瓜蒌专业合作社主要创办人张正武对这位“90后”第一书记的表现颇为赞赏。

张正武告诉澎湃新闻,“柯鹏飞来了笏山村以后,逐渐感觉到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张正武透露,柯鹏飞当了第一书记,对村里的帮助确实很大,瓜蒌的种植、产品的销路,都可以依靠柯鹏飞来联系。瓜蒌种植面积上去引起病虫害,他也想方设法解决掉了。

瓜蒌扩种引发的病虫害让村民很头疼,为此柯鹏飞多次去县城、省城找专家“寻医问药”,最后引进了新设备“吸虫灯”,解决了这一问题。

当问及未来是否会扩大瓜蒌的种植面积时,张正武告诉澎湃新闻一定要增加规模,在一旁的柯鹏飞赶忙劝住了他:“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得控制种植规模,增长品质。规模太大不一定能赚得到钱,首先要保证品质。”

张正武也同意了柯鹏飞的建议:“盲目扩展确实是不行的,现在这个种植面积的人工成本也在上升,还是得有计划有步骤扩种。”

庐江县官方提供的一份公开资料显示,柯鹏飞在驻村一年间,通过种植瓜蒌这种作物,就地解决了100多名群众(其中含3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笏山村的变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柯鹏飞告诉澎湃新闻,驻村伊始他就挨家挨户走访了在村的贫困户和边缘户,随后形成常态化走访。在外务工的保持电话联系,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细致入微的驻村工作是有效果的。2018年笏山村瓜蒌扶贫产业园共吸收、带动贫困户83户,有57户贫困户发展了瓜蒌的自种自养产业。

正在生长的瓜蒌

“90后”的扶贫求索路

行走在笏山村,繁盛的瓜蒌地一望无际。穿梭在瓜蒌地间的农用车络绎不绝,加工包装后的瓜籽成品也源源不断从这个小村庄新硬化过的村道上运往全国各地。

柯鹏飞驻村这一年多来,笏山村共争取到各级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了700平方米村民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新建村部办公楼400多平方米,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及党员活动的开展;新修贫困村畅通工程道路2.89公里,打通了“断头路”,基本实现了硬化路面组组通,完成了200盏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

同时,他们还对150户贫困户和困难家庭的住房、厕所进行了维修、改造,使得家家户户拥有了干净、整洁、卫生的居住环境,村庄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

小小的瓜蒌,给笏山村带来了巨变。

2018年,“笏山瓜蒌”获得了农业部绿色食品使用认证;同年10月,笏山村瓜蒌扶贫产业园被合肥市农委、合肥市林园局联合授予“2018年十大特色种养业扶贫示范典型”荣誉称号。

回首一年多的驻村工作,柯鹏飞觉得自己还是处在“求索”的过程中。

柯鹏飞说,“扶贫路上,没有大路坦途,只有不断的求知探索。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面对未知的困难,我心存感恩,青春因初心而不老,梦想因奋斗而生辉。”

笏山村党委书记张勇告诉澎湃新闻,柯鹏飞去年4月来到笏山村,这位刚满30岁的“90后”能够迅速把村里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大家对他非常满意。

“这个年轻人比我的孩子大一岁,但他表现出的对中国农村的了解,对产业的了解都是很深入的,而且‘90后’的孩子还非常谦虚,他是踏实来我们笏山村扶贫的。我还与他父亲交流过,他也会和我的孩子交流沟通,非常接地气。”张勇说道。

未来,柯鹏飞希望在有限的时间继续扎根农村,让笏山村村民的生活美好起来,腰包鼓起来。

责任编辑:蒋晨锐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