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陈瑞峰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时间:2020-12-28
导读: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宋广军通讯员古国凡赵柯炎 12月21日晚,繁星满天,路灯闪亮。在襄城县范湖乡大陈村陈瑞峰家的大门前,一帮村民在一亩田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前东张西望,等待着“花王”陈瑞峰的回来。 陈...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宋广军 通讯员 古国凡 赵柯炎
12月21日晚,繁星满天,路灯闪亮。在襄城县范湖乡大陈村陈瑞峰家的大门前,一帮村民在一亩田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前东张西望,等待着“花王”陈瑞峰的回来。
陈瑞峰驾驶着一辆白色小轿车停靠在了家门口:“乡亲们,天这么冷,让你们久等了,快进屋。”
陈瑞峰进屋后,快速打开取暖空调、烧上开水,拿出自己种的黄蜀葵花、金丝菊花熟练地泡上,室外零下四五摄氏度,寒风阵阵,室内温暖如春。陈瑞峰边沏茶边说:“今儿临颍县大郭乡菜王村的王跃杰想种植黄蜀葵花,让我到那里看看流转的200亩土地……”
“老弟,我也想跟着你种药材。”话没说完,54岁的陈广平就打断了陈瑞峰的话。
“你不是在外打工吗?”陈瑞峰带着一脸疑惑问道。
“我弟永召打电话,非要让我回来跟着你干,俺都想好了,先种30亩。”陈广平说。
陈瑞峰今年38岁,是一名共产党员,毕业后一直在郑州工作。因企业改制,3年前,他回到老家——大陈村。受朋友的启发,他成立了一亩田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与江苏苏中药业公司,江西、安徽中药材公司签订订单合同,先后流转该村600亩土地,实施“合作+农户”的模式,种黄蜀葵、金丝菊各300亩,亩产值7000余元。现在,村民提起陈瑞峰,都叫他“花王”。
合作社成立之初,村民陈永召在陈瑞峰的合作社入了6万元的股份,第二年分红了4万余元;分红后陈永召凑了凑,又在合作社投了7万元,前几天分到红利18万元。不仅如此,陈永召自己还种了30亩黄蜀葵,在陈瑞峰的精心指导下,亩产值至少在6000余元。陈永召见哥哥陈广平在外打工很辛苦顾不上家,多次给哥哥打电话让他回来跟着陈瑞峰干,既能在家赚到钱,还能照顾好家里。
夜里10点多钟了,乡亲们喝着黄蜀葵茶,品着金丝菊茶的甜香,没有一点倦意。大家七嘴八舌,商讨“两花”种植更加热烈。
“瑞峰呀,俺跟着你干,越干越有奔头,越干心里越畅快,终日心里像喝蜜似甜啊!”50多岁的贫困户陈文灿说。
2019年,陈瑞峰看到陈文灿能吃苦,脑子又灵活,就把他招进公司担任生产场长。陈文灿认真负责,起早贪黑带领务工人员搞好田间管理,还指导“两花”烘干技术,年收入3万余元,又不耽误接送4个孙子上学。像陈文灿这样的特困户就有15人在此务工学技术,年收入万元。
如今,在陈瑞峰的带动下,周围有多个村庄种植金丝菊、黄蜀葵1200亩,亩产值都在5000元以上。
“咱们要乘着党的好政策的东风,明年扩大种植面积1500亩,再投入80万元建个‘两花’烘干厂,让更多的贫困户种‘花’脱贫致富。”看着大伙品着自己亲手种出来的茶,陈瑞峰说。
“瑞峰说得好,说到咱们的心窝里了,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大家纷纷表示。
时针指向夜里十一点半,大伙儿才兴冲冲地离去。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