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时间|假如莫言不推门 可能回老家种红高粱去了
来源:半月谈 时间:2019-05-22
导读:
原标题:假如莫言不推门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很是热闹了一阵。几年过后,莫言从舆论中心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写他的小说,过他的生活,我们等待他的又一部新作出现。总之,莫言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提起...
原标题:假如莫言不推门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很是热闹了一阵。几年过后,莫言从舆论中心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写他的小说,过他的生活,我们等待他的又一部新作出现。总之,莫言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提起他的《红高粱》《丰乳肥臀》,以及他获茅盾文学奖的《蛙》,不知道的人大约不多。
我们说说莫言成名前的一些事,大约对于后来者会有些启发吧。
莫言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县一个农民家里。由于他家出身上中农(又称富裕中农),“文革”开始后,上中学必须由贫下中农推荐,莫言因出身不好无缘读中学,小学毕业就在生产队劳动,放牛割草,累死累活,还吃不饱。
肚子吃不饱尚能忍受,精神吃不饱他最不能忍受。他找到村里一切可读的书,最后到了无书不看的程度,连一本中医口诀书,他都能背得滚瓜烂熟。17岁那年,通过五叔的关系,他进了棉油厂当了临时工。1976年,他参军离开了乡村。
部队是个大熔炉,他因为喜欢读小说,就学着写小说,他在心里立下志愿,要当个军旅作家。当作家写小说起源于他的初恋。15岁那年他爱上了村里石匠的女儿。他跟石匠的女儿表达心意后,石匠的女儿说:你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除非你写出我们家的《封神演义》那样的小说来,我才嫁给你。
他虽说读了不少小说,但要写小说却不那么容易。他写的小说一篇篇寄出去,又一篇篇退了回来。这给他的打击很大,才二十几岁的人,头发一把把的掉。他发誓写出小说来:你一篇篇退,我还就一篇篇寄,拼命挑灯苦干。
终于老天开了眼,1981年10月,一个地市级的杂志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他终于在文学之路上踩出了第一个脚印。
真正改变莫言命运的是1984年夏天。莫言从一位朋友那儿听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招生,主任是徐怀中。当莫言拿着自己发表的两篇小说赶到军艺时,人家告诉他4月份就下了招生通知,这都6月中旬了,报名时间早过了。
莫言的失望和沮丧可想而知了。为什么不早点知道这个消息呢?难道这是命运?可莫言决定不向命运低头。既然来了,何不进去试一试呢?
莫言推开了军艺文学系一间办公室的门。
作家、军艺文学系第一届学员的班主任刘毅然当时正在办公室里。刘毅然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忙于协助徐怀中老师招考第一届学员,忽然房门被轻轻推开了,走进来一位圆脸的军人,书包一本正经挎在肩上,满脸的朴实劲。他那双不大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犁在耕地时碰撞石头后骤然爆出的很亮的光。他没有官方介绍信和报名表,而是掏出了自己发表的两篇小说,说他想上学,想做徐怀中老师的学生。我让他把作品留下,他没有说什么,就默默地走了。莫言留下的两篇小说是那一堆考生作品中最让我动情的。当夜我把莫言的小说送给怀中老师读了,他也称好。我们破格录取了莫言。”
莫言在军艺如何学习我们就不再说了。总之,莫言后来写出来了,他成了莫言。
我们要说,在那个夏天,莫言错过了报名时间,如果他认了命,没有去推那间办公室的门,那么能成为今天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写出那么多好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么?他也可能回山东高密老家种红高粱去了。(文|刘益善 玉娃娃摘自众力美文网)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