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群众来信

    黑龙江肇东市—— 护好黑土地 增收有底气(产粮大县探丰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24-10-10

0
  • 导读:

      连片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头。收获在即,黑龙江省肇东市鑫伯利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单玉恒每天都往地里跑几趟。  老单在肇东五里明镇东升村流转了2800亩地,这几年收成不错。  “好收成,是因为咱这黑土地。...

  连片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头。收获在即,黑龙江省肇东市鑫伯利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单玉恒每天都往地里跑几趟。

  老单在肇东五里明镇东升村流转了2800亩地,这几年收成不错。

  “好收成,是因为咱这黑土地。”单玉恒俯下身,抓起一把黑土,“你看,泛着油光,肥力高着嘞。”

  不远处,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永正在取样。看见单玉恒,他大声招呼:“老单,快来瞧这黑土,咱们采取的秸秆粉碎深埋还田的法子起作用了!”

  前些年,黑土退化、土壤板结,庄稼出现减产,单玉恒急得上火。如今,他愈发认识到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产丰产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2022年7月,为了研究和解决黑土退化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和陈永带队,在单玉恒的合作社土地上搞起了试验。

  两年不长,成效不小。试验田深挖30厘米,仍是松软黝黑的黑土。对照田挖不到15厘米,就露出了“破皮黄”——颜色发黄、板结发硬的土壤。

  同样是种玉米,一路之隔,试验田和对照田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关键在于我们对试验田进行了保护性耕作,而对照田还是走老路子。”陈永揭开谜底,“只用不养,黑土地就会变得又薄又硬又瘦。”

  试验田的土壤中还有玄机。

  “我们埋设了土壤水热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从0至100厘米不同深度的土壤墒情。”回到办公室,陈永轻触智能监测平台的屏幕,相关数据一目了然,“通过技术手段,我们可以为黑土地做好实时动态体检。”

  过去,“只种不养”较为普遍。如今,眼瞅着试验田里的黑土变肥、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肇东农民有了“养地”意识。

  单玉恒是陈永办公室的常客。“陈教授的黑土体检报告,我们得好好利用。”他在合作社的2800亩土地上全面推行秸秆还田,还将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腐熟成有机肥,代替部分化合肥。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肇东近年来着力将政策、资金、技术等向黑土地聚集,建设、利用、保护黑土地。同时,肇东还强化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赋能,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58.6万亩。今年以来,肇东开展免耕播种作业230.14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我们将持续深化黑土地保护工作,让黑土地焕发生机。”肇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范秀刚透露,黑土地保护已初见成效,“预计今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可达37.6亿斤,比去年增产5000万斤。”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