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战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4-08-15
导读:
每日新闻网讯:2024年8月15日,时光的指针再次停留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日本无条件投降79周年。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我们回望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心中的崇敬与感慨油然而生。抗战精神,如同熊...
每日新闻网讯:2024年8月15日,时光的指针再次停留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日本无条件投降79周年。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我们回望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心中的崇敬与感慨油然而生。抗战精神,如同熊熊烈火,照亮了过去,更应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引领我们不断奋进。
铭记历史,感悟抗战精神之魂。爱国情怀筑根基。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如同燎原之火,迅速点燃了中华大地每一个角落。从热血青年弃笔从戎,到普通百姓全力支援,无数中华儿女为了保卫祖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深深地眷恋和无私的奉献。这种爱国情怀,是抗战精神的核心,也是我们民族能够在绝境中崛起的关键力量。坚韧气节立脊梁。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抗战时期中华儿女的鲜明写照。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和威逼利诱,无数英烈们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尊严,绝不屈服。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周旋多日,直至壮烈牺牲;赵一曼在狱中受尽折磨,仍坚贞不屈。他们的英勇事迹,彰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气节,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丰碑。英勇气概破强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让中国军民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毫无畏惧。从平型关大捷的首战告捷,到百团大战的英勇出击,中国军民以顽强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部壮丽的英雄史诗,让世界为之震撼。必胜信念燃希望。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如同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着中国人民在漫长的抗战岁月中不断前行。尽管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中国人民始终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胜利一定会到来。这种信念,支撑着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立足当下,审视时代挑战之峻。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诸多外部压力和挑战,需要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国内改革任务艰巨。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矛盾化解、生态环境保护等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精神传承面临考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些人逐渐淡忘历史,忽视了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安逸,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失去奋斗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抗战精神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我们在新时代前进的动力源泉,必须加以珍视和传承。
展望未来,践行奋进担当之举。坚定信念,筑牢忠诚之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责任,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各种诱惑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底线。通过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筑牢忠诚之魂。勇于担当,谱写奋斗之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任务,党员干部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要敢于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领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同时,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传承优良之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抗战精神的重要体现。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贪图享乐,不奢侈浪费。要在工作中勤勉敬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疾苦,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奋斗。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团结协作,凝聚奋进之力。团结就是力量,抗战的胜利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协作。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团队合作。在工作中,要与同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在日本无条件投降79周年的今天,我们缅怀历史,展望未来。让我们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坚定信念,勇于担当,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贵州省凯里市交通运输局:胡 宁)
编辑:卢欣荣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