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群众来信

    寻觅中华文脉 感悟厚重历史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24-04-07

0
  • 导读:

      阁藏秦岭,文济华夏。  4月6日下午,马英九率台湾青年一行乘车抵达西安国家版本馆(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4月春和景明,巍巍秦岭圭峰山下,高台筑阁,次第错落,山环水绕,亭台相映。远远望去,浸染汉唐...

  阁藏秦岭,文济华夏。

  4月6日下午,马英九率台湾青年一行乘车抵达西安国家版本馆(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4月春和景明,巍巍秦岭圭峰山下,高台筑阁,次第错落,山环水绕,亭台相映。远远望去,浸染汉唐建筑风貌的文济阁大气磅礴。

  盛世修文,典籍永存。走进保藏区洞库,大家立即被眼前的中国国家版本总分馆臻选藏品所吸引。

  展桌上,明内府写本《永乐大典》卷2268—2269册映入眼帘。轻轻翻开,仔细端详,微微泛黄的纸上,缮写工整、绘制精美。据介绍,这本“湖”字册的发现,使得已知存世的12册24卷“湖”字册卷数全部相连,意义重大,极为难得。

  移步向前,看到桌上的明蓝格抄本《使琉球录》,大家不禁轻声惊叹,俯身上前辨读。书中记载:“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

  这段文字清楚表明,到古米山(即久米岛)才入琉球境内,钓鱼岛在当时已经属于中国。

  “这是我们研究钓鱼台(岛)的人一定要读的,从古籍里面证明了钓鱼台(岛)是不属于琉球的。”马英九说,他曾在牛津大学看过相关资料。

  不远处,则是文渊阁《四库全书》底本《公是集》。翻至《天台山记》一页,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谈起与此地有关的历史名人刘禹锡。据介绍,当年,正是游览此地之后,刘禹锡写下了名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成勇诵读了一句。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马英九笑言,“我们小时候都要背的。”

  宋拓本《西楼苏帖》、明内府刻本《大明一统志》、丁氏家藏晚清名人书札……文济阁里,悠悠文墨,煌煌春秋。

  “今天的参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刚走进来的那一面墙。全部是《四库全书》,非常壮观。”台湾青年万柄汉颇为感慨。大家边走边看,寻觅中华文脉,深深沉浸在厚重的历史之中。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马英九说,“版本馆将这么多古籍保存完好,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绵延,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7日 02 版)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