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群众来信

    深化对口援助 激发内生力量(民生观)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22-10-21

0
  • 导读:

      深化民生援助成果,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最终还是要激发被支援地方的内生动力,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前段时间,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援藏的一名医生突发急性心脏病,林芝市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普布...

  深化民生援助成果,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最终还是要激发被支援地方的内生动力,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前段时间,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援藏的一名医生突发急性心脏病,林芝市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普布扎西和次仁罗布两位医生为其实施了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从送入急诊到血管开通不超过20分钟,生命之“脉”打通了。本地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医疗对口支援正在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对口支援20多年,使西藏多领域多方面获得了长足进步,医疗只是其中一角。民生领域的变化最是显著,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一桩桩一件件,变化体现在群众日常生活里。

  物质的变化是第一步。捐资捐物,一直是对口援助中最直接的一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更好的硬件环境,更完善的各类设备,能有效帮助当地补齐民生短板。如今,西藏各地医院、学校等民生关切处,基础提升,设备完备。在西藏的很多偏远县城,“全县最好的楼宇是学校,最先进的设备在医院”,是大家实实在在能看到的现实。

  能力的变化也随之而生。器物最终需要人去用,才能造福各族群众。广东“组团式”医疗援藏,发挥师带徒的带动作用,已经为林芝培养了多名像普布扎西那样能够独立进行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本地医生。来自发达地区的技术人才,手把手帮助着本地专业人士,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让他们的技术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另外,思维和理念上的启发,激发出本地人才的内生动力,更多有技能、有本领、有上进心的本地人才脱颖而出,“从输血到造血”的改变正在实现。

  这些变化得以维系,离不开长效机制的保障。这些年,建立长效机制、固化援助成果的探索一直在进行。比如,很多地方的乡镇卫生院在援藏队的支持下推进改革,鼓励比学赶超,让积极进取者走上更重要岗位;开展绩效改革,对业务能力提高较快者在待遇上予以倾斜,调动医生学习进步的积极性……如今,形成了有问题主动请教、有短板主动补齐的良好氛围。

  深化民生援助成果,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最终还是要激发被支援地方的内生动力。从各类设施完善到人才不断成长,再到长效机制的建立,西藏不少地区在结对帮扶中不断变迁,一个个点的变化,正在雪域高原上连缀成片,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正在逐步实现。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