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曲同奏”谱写基层治理“新乐章”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2-08-11
导读:
2019年党中央实施基层减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级部门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基层减负成果斐然。然而,随着时间的转移,思想松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弹回潮,基层干部再入文山会海。显然,基层减负注定是...
2019年党中央实施基层减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级部门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基层减负成果斐然。然而,随着时间的转移,思想松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弹回潮,基层干部再入文山会海。显然,基层减负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须持续奏好减负乐章,延续基层干部与民“鱼水之情”。
勇于担当,奏响“谁来减负”前奏曲
2019年中央发布《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阐明了“减什么”、“怎么减”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然而“谁来减”成为制约基层减负工作落实的难题。《通知》规定从中央做起,精简文件、会议,降低督查检查考核频率,各级部门严格参照执行。强调各级机关单位、领导干部是“谁来减”的执行者、组织者、推动者,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确实心系基层干部,把基层减负扛在肩上抓在手里,各级机关单位要层层大幅精简文件和会议、避免表格泛滥、过度留痕,不要让基层干部空耗精力于“不是开会就是准备会务、不是准备材料就是报送材料、不是迎检就是准备督查”的文山会海中。只有领导干部持续奏响“谁来减”的前奏曲,扛起基层减负大旗,拿出实际行动、主动作为,精简文件、提高会议效率、降低督查频率,以上率下,做好榜样示范,基层减负工作才能确实落到实处。
率先垂范,弹好“以上率下”协奏曲
省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上省长李炳军同志强调要大力整治文山会海。精简文件、会议,避免表格泛滥、过度留痕、督查过频,切实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及时敲响了基层减负工作的警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作为党最前沿的战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面对频繁的会议、督查检查,无法抗拒,减负文件成为一纸空文。从时间上来看,频繁的收文、督查、会议不分双休节假日;内容上来看,文件众多、内容庞杂,督查过频、名目繁多,会议频繁、时间过长;有的股室站所同时应对上级多个部门;学习培训、双休节假手提电脑是必备神器。导致基层干部花大量精力于阅览文件、准备材料、迎检督查、统计报表等过度留痕的形式工作,基层干部手脚受缚,服务群众无从谈起。基层减负要从源头抓起,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当担,“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时常将“基层减负”工作拿起来挑在肩上,真抓实干为基层减负做表率。
实事求是,和好“转变作风”变奏曲
会议过多过滥、重复督察检查、过度留痕等,表面上看是工作需要,实则是层层传递压力、压实责任,搞形式主义。领导干部高高在上、拍脑袋决策,脱离群众、背离实际,甚至急功近利、命令式督导,增加基层压力。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夜以继日,5+2”,“白加黑”成为工作常态,久而久之导致基层干部身心俱疲、丧失工作激情。基层减负,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作风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各级领导干部要转文风、转会风、转官风、转督查检查考核之风。具体要精简发文、发百姓语言的文、发可操作的文,发扬“短实新”文风;要少开会,开管用的会。有的领导干部一副“尽管放开手脚干,有事我来担”的工作部署态度,工作出问题立即变脸幻术,最终领导“甩锅侠”干部“背锅侠”,切记会议抓落实成为“尚方宝剑”;领导干部要做工作上的多面手,敢于下基层、善于田间作业,成为群众好朋友、知心人,避免工作上出主意多干事的人少,能做传球手,善做打球人,要勇于转变作风、实事求是,谨防教条主义、官风盛行。
持之以恒,赋好“久久为功”进行曲
基层减负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基层减负不仅仅是停留在发短文、少开会、少督查检查上,要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为什么基层减负死灰复燃、越减越负,归根结底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一些领导干部自身认识不足,大行“算术式”、“拉郎配式”、“一阵风式”等变相减负之风,导致减负工作难以真实落地。基层减负不仅在工作中形成习惯、自觉,更加重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持而远之。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理解基层干部的辛苦,把基层减负重任扛在肩上、抓牢手里、放在心上,以深化“放管服”为导向,秉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信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常抓不懈,搭稳治理体系“底盘”,开启基层治理“新乐章”。(刘辉龙)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