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群众来信

    我们要一起创造美好生活——河南青年师生寻访总书记足迹系列报道之信阳篇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2-06-30

0
  • 导读:

    新县田铺大塆景色宜人。本报资料图片  □信阳师范学院学生汪琦  6月14日,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第一站来到位于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  看着一件件充满红色印记的展品,听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

新县田铺大塆景色宜人。本报资料图片

  □信阳师范学院学生 汪琦

  6月14日,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第一站来到位于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

  看着一件件充满红色印记的展品,听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烈故事,我不断回想着总书记讲过的话:“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老师为我们讲授了《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政课,我们还有幸采访了红军后代刘小妹,聆听了副馆长戴璐璐回忆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时的情景。

  刘小妹说,她现在加入了由新县红军后代和革命烈士家属组成的英雄山党支部,经常出去讲党课、开讲座,把革命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群众都特别喜欢。

  听着讲述,我深深领悟到大别山精神的内涵。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锻造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今天依然璀璨夺目。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这个别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干净整洁,鸟语花香。村里的许秀芹奶奶告诉我们,这几年这里特别火,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伙儿抓住机会,都开起了农家乐、民宿、特色小店。她自己也开了一家农家乐,一年能挣一二十万元,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循着总书记的足迹,我们又来到光山县。走进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只见漫山遍野的油茶树一望无际。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山,而今实现了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多重效益。而在总书记到过的文殊乡东岳村,我们也观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光山花鼓戏,还品尝了“光山十宝”农产品,看到当地村民脱贫后,继续为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此次“寻访总书记足迹,牢记领袖嘱托”暑期行走大思政实践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将来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理想,我会为之不懈努力。

  (本报记者 胡巨成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子耀 整理)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