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群众来信

    农业专家“南繁”育种忙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1-14

0
  • 导读:

     “近年来,通过‘南繁’育种,驻马店市农科院先后选育出通过国家登记或河南省鉴定的新品种40个,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河南日报记者杨晓东祁道鹏通讯员张朝  12月17日,临近冬至,北方已是寒气逼人。...

 “近年来,通过‘南繁’育种,驻马店市农科院先后选育出通过国家登记或河南省鉴定的新品种40个,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河南日报记者 杨晓东 祁道鹏 通讯员 张朝

  12月17日,临近冬至,北方已是寒气逼人。而在2000公里之外的海南繁育试验田,来自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的姜俊却身穿短袖,在田中挥汗如雨,潜心蔬菜种业研究。

  “每年9月到次年5月,都会和20余名同事在此潜心驻扎,围绕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农作物在海南基地采光育种,下田做实验。”姜俊说。

  北方农业专家为何千里迢迢到海南进行科研?“海南是我国有名的‘天然大温室’,利用这里特殊的气候进行育种,可有效提升种业质量,同时大大缩短育种年限。”驻马店市农科院院长孟祥锋介绍,每年他们都会将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经秋季育苗后,在冬季运送至海南等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这样一年可繁育2至3代,这种做法也被称为“南繁”。

  2017年,驻马店市农科院开始进行“南繁”工作,在海南三亚市郊建立了50余亩的试验田。像姜俊一样,驻马店市农科院的许多专家每年要在“南繁”基地种植玉米、花生、大豆、芝麻以及茄子、辣椒、番茄、丝瓜等蔬菜作物的育种材料2000余份,进行科研育种。

  “通过添加杂交、杂交聚合、生态筛选、抗性筛选等技术,再结合单倍体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能创造出一批综合性状优异、抗病及耐低温弱光的新品种材料。”孟祥锋说,近年来,通过“南繁”育种,驻马店市农科院先后选育出通过国家登记或河南省鉴定的新品种40个,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姜俊很看重“南繁”工作,每年都像“候鸟”一样准时到海南基地进行育种科研。“种子是农业之母,也是现代农业的‘芯片’。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要切实解决好种源‘卡脖子’问题,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姜俊在实验记录本的扉页这样写道。

  如今,通过“南繁”这一“科技引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种类更多、质量更优、销路更畅、效益更好,也更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开展“南繁”工作4年多来,驻马店市农科院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已辐射全国各地,创造社会效益超过10亿元。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