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群众来信

    最后的“留守者”——浚县王庄镇防汛见闻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1-08-02

0
  • 导读:

     “大家都是为了大局放弃小家,在撤离之前,我得帮大家看护好家园,有事大家一起扛,才能渡过难关。”  □河南日报记者陈晨本报通讯员李明英  7月30日上午10时30分,一辆摩托车正奔波在浚县王庄镇小赵庄村到牛...

 “大家都是为了大局放弃小家,在撤离之前,我得帮大家看护好家园,有事大家一起扛,才能渡过难关。”

  □河南日报记者陈晨本报通讯员李明英

  7月30日上午10时30分,一辆摩托车正奔波在浚县王庄镇小赵庄村到牛李庄村的路上。

  骑摩托的人叫陈国彬,是小赵庄村的村干部。“我刚去看了水位,已经到牛李庄村了,到我们村还得一段时间。”查看完分洪口的水位流向,陈国彬赶紧上报信息,以便村里最后留守的村民掌握撤离时间。

  随着浚县王庄镇圈里村分洪口启用,该镇7万余人紧急迁安。小赵庄村因为地处小滩坡蓄滞洪区,除了防汛人员外其他村民已在7月29日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而陈国彬就是村里留守的防汛人员之一。

  “我们已经接到通知,一旦水离村不远随时撤退,现在水还没有到村里,我们得站好最后一班岗。”看着分洪口的水不断逼近小赵庄村,陈国彬的神色依然坚毅,“虽然有些不舍,但这个时候只有保住大家,才会有我们的小家。”

  与陈国彬一样时刻关注水流情况的还有大齐村的李法勇,今年50岁的他也选择留下来承担最后的防汛工作。

  “前几天,我们已经得到通知,让我们村的人时刻准备撤离,现在村里已经没有人了,我不放心村里的治安,只要水没到村里,我就得时刻保护村民的财产安全。”李法勇以前也是大齐村的村干部,这次他自告奋勇,义务做起了村里的“保安员”。“大家都是为了大局放弃小家,在撤离之前,我得帮大家看护好家园,有事大家一起扛,才能渡过难关。”说完,李法勇便急匆匆骑着摩托车一路向北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巡逻。

  从王庄镇政府一路向北,在南苏村、北苏村,与陈国彬、李法勇一样坚守到最后的还有不少青壮年,他们或守护在大堤上,或仍坚守在村里,大家都是同一个信念——保护家园。

  “今天圈里村分洪了,里面的路全部戒严,为了大家的安全请原路返回。”7月30日中午12时许,在卫河苏村大桥南端,今年54岁的北苏村党支部书记郭廷海,一边劝返前往村里的外来人员,一边回头紧盯卫河的水位上涨情况。5天只睡了4个小时的他嗓子早已沙哑,但依然坚守在桥头。

  洪水无情,可即便是在最危险的时刻,也总有人愿意为了守卫家园,不顾自己的安危。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