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大决战|占庄嬗变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20-12-08
导读:
□本报记者龚砚庆本报通讯员陈龙江 12月初,中原大地已是寒意阵阵。站在尉氏县岗李乡占庄村村口放眼望,一幅美丽乡村画卷铺展开来:宽敞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错落有致的小院落整洁舒适,绿树掩映下的村庄与...
□本报记者龚砚庆本报通讯员陈龙江
12月初,中原大地已是寒意阵阵。站在尉氏县岗李乡占庄村村口放眼望,一幅美丽乡村画卷铺展开来:宽敞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错落有致的小院落整洁舒适,绿树掩映下的村庄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谁能想到,10年前的占庄村,曾被称为“三不管”的乱村,老屋低矮破旧,街道坑坑洼洼,村民除了种地,只有外出打工一条路。
“精准帮扶改变了占庄村两代人的生活”“有政策撑腰,要脱贫,更要致富”“跟着能人干,肯定能致富”,这样的话,如今常挂占庄村村民嘴边。
在占庄村的东北角,有两个挨着的特色种植基地,一个种香菇,一个养吊瓜。
“以前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废人,干不来活儿养不了家,现在好了,有了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俺在种植基地打工,也能挣钱养家了。”曾因残致贫的许巧竹说。
“种植基地帮了大忙,让我们这些没有盼头的人看到了希望。”曾因病致贫的张金伟有着相同的感触。
“一开始,有些贫困户不理解,说种一辈子地也没富,难道地里还能刨出‘金疙瘩’?”驻村工作队队长谭长虹笑着说,“我们请来了农技人员,讲技术、做示范,手把手教村民们种植技术,并为贫困户争取到种植补贴、小额信贷优惠等,逐渐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占庄村成立了宏志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尉氏县国瑞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强社+弱社”“代种代养”产业扶持模式,村里10户贫困户利用小额信贷产业发展金15万元入股,抱团发展香菇种植产业。仅半年,便有了可观的收益。
“种植香菇,一年可以收两季。利润大、销路畅,咋不叫人心动?”脱贫户师巧莲说。
趁热打铁,占庄村筹措资金建成香菇种植基地,并吸纳村里致富带头人张宏彬为宏志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在香菇种植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占庄村又建成吊瓜种植基地,不少贫困户从中受益。摸着渐渐鼓起的腰包,以前那些质疑特色种植的贫困户不由地感慨:地里还真的刨出了“金疙瘩”。
与宏志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路之隔,是占庄村的扶贫车间。车间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贫困户正忙碌着整理纸箱、打包纸巾。“扶贫车间建在村里,不出村就能干活挣钱,一个月2000多元。”正干活的脱贫户冉彩琴说。
占庄村结合当地实际及周边产业状况和市场需求,积极探索“扶贫车间+贫困户”的居家灵活就业模式,引导有能力的“乡贤”回乡创业,将岗位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有效解决了一些农村贫困劳动力无法到外地务工的难题。
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帮扶贫困户脱贫,占庄村的举措还有很多:为符合标准的贫困户办理养老保险、大病补充保险,为满足条件的贫困户发放耕地补贴……
一揽子帮扶政策措施,活了产业、富了村民,让占庄村贫困户“扎堆”脱贫,并带动集体收入快速增长,2019年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
占庄村贫困户都脱了贫,有了钱的村民,正在齐心协力改善着村容户貌,坚信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