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字画

    科技特派员为封丘群众脱贫致富授良方 种上金银花 金银花不完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0-06-18

0
  • 导读:

      李建军在查看金银花长势。赵同增摄  □河南日报记者赵同增  种植金银花,致富千万家。6月15日上午,在封丘县黄德镇贾庄村的金银花田里,花农正忙着摘“金”采“银”。随着她们灵巧的手指上下翻飞,一朵朵娇...

  李建军在查看金银花长势。赵同增摄

  □河南日报记者 赵同增

  种植金银花,致富千万家。6月15日上午,在封丘县黄德镇贾庄村的金银花田里,花农正忙着摘“金”采“银”。随着她们灵巧的手指上下翻飞,一朵朵娇嫩的花朵被快速收入囊中。

  “一年花开六茬,亩产150公斤,亩产值3万元以上,亩利润超过1.5万元!”看着金银花欣欣向荣,贾庄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保彬更是心花怒放。

  刘保彬说,封丘县金银花长得好,多亏了省科技特派员、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建军。是他扎根花田十多年,义务向群众推广良种良法,才让当地金银花产量、品质大幅提升,成了名副其实的“金银花”,助力周边800多户群众摘下“穷帽子”。

  2009年,李建军作为河南省和新乡市科技特派员,到封丘县农村科技研究开发推广中心挂职。当时,县南部金银花点片死亡现象严重,县北部金银花病病歪歪,一年只开两三茬,平均亩产只有50公斤。种植金银花投入高、产出低,让花农伤透了心。

  “主栽品种多年不更新换代,已经严重‘老龄化’,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经过深入调研,李建军开出了“药方”:只有选育抗病良种,再进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封丘金银花才有可能重获生机。

  李建军从全国各地收集金银花主栽品种和野生品种,建立了占地5亩的金银花资源圃,再对资源展开评价,进行定向选择,最后实施杂交,育出具备“父母双方”优势的后代。这是一项单调、枯燥的工作,李建军带领团队住在花农家、泡在花田里,干了一年又一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新品种“豫金1号”“豫金2号”通过省级鉴定;前不久,“豫金3号”和“特蕾1号”又获得我省中药材品种鉴定证书。4个新品种一问世,就凭着抗病高产优质的出色表现,受到广大花农的欢迎,今年种植面积已达6300多亩。

  金银花烘干,是另一件让花农头疼的大事。以往,花农要在“三伏天”生起煤球炉,在高温“桑拿房”里烘干金银花。但这种方法效率不高,且烘出的金银花失去“本色”品相变差。李建军采用低温阶梯静止烘干工艺,指导刘保彬共同研发出高效、智能、绿色的新型烘干机,一举淘汰了传统的烘干模式,降低了花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金银花的品质。

  在李建军团队的推动下,封丘县金银花种植打破“天花板”,进入“新天地”。

  这时,李建军却悄悄开辟了“第二战场”。他为新乡博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研发出代用茶、固体饮料、压片糖果3大系列30多种金银花深加工产品;扶持新乡市业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把产品推向省内外、国内外。

  “工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把金银花工业做大做强,构建金银花全产业链条,才能让金银花农业更上一层楼,让农民金银花不完。”李建军说,他的团队正在开发金银花漱口水、牙膏、饲料添加剂、化妆品等产品,要把金银花的茎、叶、花蕾,乃至挥发性香气成分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多领域促进健康事业发展,同时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让更多群众从“脱贫路”走上“小康路”。

编辑:郭同欢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