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字画

    人民艺起评:文化传承为演艺行业赋能创新美好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时间:2022-07-22

0
  • 导读:

    舞剧《只此青绿》、音乐剧《伪装者》、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线下演艺为“疫”所困的当下,线上演艺如火如荼。从防疫的应急之举到成为演艺新形态,线上演艺不仅为观众打造了全新的观演体验,改变了受众的观...

舞剧《只此青绿》、音乐剧《伪装者》、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线下演艺为“疫”所困的当下,线上演艺如火如荼。

从防疫的应急之举到成为演艺新形态,线上演艺不仅为观众打造了全新的观演体验,改变了受众的观影习惯,也创新了演艺产品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过程中对创作要素重新排列组合,所形成的演艺产品新供给,更为演艺从业者提供了全新的演艺表达空间。从线下到线上,演艺形态变化并不是单纯的空间转换,而是全新的产品创造。如何在线上“出圈”精彩?其实,文化传承是演艺行业创新、创造的“金钥匙”。

一部成功的演艺作品,不只要有成熟团队的策划推进,也要有先进的技术媒介为之渲染、烘托,更要产品内容有“硬核”的传统优秀文化元素。不可否认,技术特效可以让线上演艺“炫”起来,而演艺作品想要“叫座叫好”,被成功塑造成经典作品,还要传统优秀文化为之“填芯赋魂”。线上演艺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线下演艺同样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为之“画龙点睛”。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演艺创作都要围绕传统优秀文化展开。只有向传统优秀文化要创造、要创新,演艺创作才能实现对原创“实打实”,让精品“精益精”,成功塑造经典作品。相反,离开了文化传承,演艺创作,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凭表演人员在台上如何歇斯底里,特效技术如何炫目,也难以扭转演艺产品“缺芯少魂”的尴尬,遑论塑造经典、赢得口碑了。

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挖掘故事、提炼素材,离不开演艺机构及其从业者对创新表达方式的“上下求索”。想要传统优秀文化组合成优质演艺产品,实现跨界突围的“梦想花开”,演艺机构及其从业者就要成为“既懂艺术又懂科技还懂设备”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演艺机构及其从业者都要纷纷“上线”,为文化传承赋能演艺创新“众人拾柴”,为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培养和储备人才。

文化赋能,让演艺产品更美好;演艺创新,让文化更抵人心。传承发展传统优秀文化,为演艺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美好;演艺形态迭代升级,也推动了传统优秀文化更好传承发展。不管是传统线下演艺形态,还是爆热的线上演艺形态,都将为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双向赋能、互利共生,既能丰富演艺产业形态,打造高质量文化产品,满足更多观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也为文化传播、普及提供广阔平台,让传统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发展,释放更多社会影响力。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