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字画

    国家画院成立四十周年晒家底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1-05-28

0
  • 导读:

    原标题:国家画院成立四十周年晒家底北京日报记者王广燕40年前,经国务院和原文化部的倡导支持,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中国画研究院在原中国画创作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李可染担任首任院长。5月26日,“庆祝中国国...

原标题:国家画院成立四十周年晒家底

北京日报记者 王广燕

40年前,经国务院和原文化部的倡导支持,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中国画研究院在原中国画创作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李可染担任首任院长。5月26日,“庆祝中国国家画院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之李可染艺术研究展、画院历史文献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展,57件李可染作品集中亮相展览。

此次展览中的作品时间跨度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完整呈现了李可染的艺术探索之路。1954年,为了变革中国画,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精神,赴江南进行首次长途写生,展览中的写生《严子陵钓台》即创作于这一时期。1956年,他奔赴江浙、四川等地写生,历时八月余,行程数万里,创作了《万县山水城》《西湖黄龙洞》等作品。

进入古稀之年的李可染创作热情不减,进入了新的高峰,他逐渐超越了对景创作,追求神韵,在意境营造和笔墨语言上进入化境。展览展出的《春雨江南图》《荷塘消夏图》等均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展现出与前作迥异的风格。

李可染先生一生中用过六个画室斋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师牛堂”。在展厅二层,李可染之子李庚捐献了父亲生前的一些物品,复原了“师牛堂”的内景,为爱好艺术的人们揭开了李可染画室的神秘面纱——在约20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一张长达近3米的画案和几组书柜,其间放置的笔墨纸砚、古今画册,令人感慨斯人已逝,笔墨犹存。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表示,“展览再一次集中梳理、总结和研讨可染先生的艺术成就和成功经验,就是希望研究成果更多地惠及后学,激励艺术家以前辈为榜样,更好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