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要闻

    敬业奉献,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座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4-05-13

0
  • 导读:

    每日新闻网

每日新闻网讯:有人说这是一个诚信稀缺的年代?“雷锋3月来4月走”,是因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负面信息会在传播中被少数别有用心者吵作无限放大混消视听。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雷锋天天在,雷锋处处有,雷锋就在我们在身边。学雷锋活动之所以永不过时,就是因为雷锋精神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高度,更聚集了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者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多年来,雷锋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雷锋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融入血脉。因为,雷锋的模范行为表现出来的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行动自觉和牺牲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奉献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因此,查阅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名录事迹介绍就知道,他们都是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时代精英和英雄楷模。仅看军队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预备人选陈冬事迹就知道,作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他砥砺为国出征的赤胆忠心,练就征战九天的过硬本领,2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成为首位在轨时间超过200天的中国航天员。2016年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2022年,担任指令长执行神舟十四号任务,在轨驻留6个月,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两组航天员在轨轮换。他始终以感恩之心奉献社会,先后作专场报告百余场、参加公益活动数百次,宣扬载人航天精神。2016年,陈冬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员荣誉称号;2023年,获颁“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英雄者,国之干”。在常人眼里,自古英雄就是了不起的“高大上”人物,他们形象像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一定是伟岸挺拔,故事扣人心弦。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长期和平的日子过久了,那些“高大上”的英雄就会少了许多,伴之而来的大都是敬业奉献、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也就是说“平凡英雄”可能是一个平常平凡却在关键时刻勇于跳河救人后不留姓名的路人,也可能是一个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正义侠客,还可能是一个无私奉献、勤于吃苦的普通劳动者,但他们都有一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爱心,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坚毅与守侯。因为,感恩的心源自博爱的社会,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道德文化底蕴,从来就不缺滋养、孕育道德力量生长的文化土壤和思想环境。有学者曾说过,英雄并不比一般人勇敢,差别在于他的勇气比别人多维持了几分钟而已。去年8月初,受超强台风“杜苏芮”的芮影响,吉林舒兰地区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舒兰市人武部上校政治委员周昆训一线指挥、连续作战、带头冲锋、向险而行,顶着飘泼大雨带领民兵装卸防汛物资25吨,封堵决口30余延长米,转移疏散群众2000余人,4日凌晨2时许,在极度疲惫的情况下,他转战遂行新的救灾任务。途中不幸壮烈牺牲,用生命践行了“吾将吾身献我党”的铮铮誓言。周昆训牺牲后被追记一等功。所以说,英雄的标准不一定是所谓的“成功”或“明星”,而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决择和感恩人民、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行动自觉。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史册里记载着我们民族的辉煌与屈辱,我们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面对洪涝、地震、疫情和外敌入侵造成的重大灾难和饥荒,我们都能够众志成诚去共同抗击灾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数以万计的“平凡英雄”敬业奉献,他们都有自强不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家国情怀。所以,当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坚决听从统帅号令,哪里有险险情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官兵们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大家冲得上、顶的住、打的赢,筑起了一座座冲不夸的堤坝,彰显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英雄本色,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涌现出了一个个像周昆训一样的雷锋。这也再次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故事,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楷模的时代标识;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时代精神谱系,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学雷锋学什么?既要学雷锋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国情怀,还要学雷锋爱集体、爱劳动、爱学习、爱工作的敬业奉献精神。自古帮扶贫弱和救人于危难之中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中尽管也时有报料好人做好事被冤枉事或遭污陷,但瞬间跳水救人和掺扶倒地老人,且送医看病的活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就,敬业奉献的楷模时时涌现。留意的人也许都记得,2021央视“感动中国”年度获奖人物吴天一,他1958年刚下朝鲜战场又上青藏高原,因目睹战友痛苦病逝,吴天一便下决心开展高原病研究,一干就是60余年。调研期间,他曾遭遇车祸,全身14骨折;长期奔波中,先后耳膜穿孔,双眼白内障,患慢性高原心脏病……但他说:没有这样的献出,不会有这样的获得。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吴天一用缜密周全的方案,保障了14万筑路大军无一例因高原病死亡。

 

时代需要道德楷模,崇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雷锋牺牲后又涌现出了刘英俊、王杰、欧阳海等英烈和张子祥、郭名义、李素丽等许多模范,就是他们人人心里有敬业奉献的无私大爱。但如要把英雄团长祁发宝、舍己救人的杜富国与那些爱岗敬业的模范相比,他们同样都是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和牺牲奉献精神展示着“雷锋”的时代形象,向人世间传递着一种心灵的温暖和善良。这也再次证明了:我们身边处处有雷锋,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往往来自一种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本能!人,没有高低贵贱和贫富差距,个个都可以做道德上的巨人。

 

    我们常说,感动是一种正能量,是触动心灵向善,激励自我追求纯朴、高尚善良人生的强大动力。即使在价值观多元化、功利当代化的社会转型期,助人与报恩、责任与担当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主流价值观;爱是人世间最重要的补给,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的永恒主题,每个能成为英雄的人身上都有一种让人感到震撼的精神力量。美丽的道德自觉意识在催生出一段段美丽的英雄传奇时,真诚、善良、奉献传递的永远是雷锋精神,社会生活中的我们虽如天上的一颗星星、一朵白云,但却一样拥有自己崭新的个性和共享的精神世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实践证明,雷锋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在我们这个拥有十四亿人的国度里,一直持续恒久地发挥着影响力,即使在步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任凭风雨变幻,世事更迭,总有一批批人高举着雷锋精神的旗帜,把关爱与奉献传递;总有一批批人牢记雷锋精神,让真诚与善良随着时间的变迁,岁月的流逝依然处处散发着阵阵清香。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雷锋是一个平凡中蕴含着伟大的先进典型,他用一直坚持坚守的助人为乐行动,为我们树立了道德示范,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诚信、朴实、责任、担当、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行动去践行纯朴和善良,人人都是平凡生活里的活雷锋;只要我们把学雷锋活动变成一种追求,一种时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天天学雷锋,人人做雷锋,把雷锋精神的种子广播在祖国大地上,雷锋精神就会世世代代赓续传递,我们这个社会就一定会永远充满关爱和勃勃生机。(供稿:河南省博爱县人武部  仝利伟 郭连怀)

编辑:李彬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