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地方

    从江县加鸠镇: 这个产业的路子有点“野”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4-06-14

0
  • 导读:

    当前,正值农忙时节。近日,记者走进从江县加鸠镇,河流沟边到处栽满了“秧苗”。村民忙着起垄、植苗,一派繁忙景象。记者以为农户把秧苗种在了沟边,来到种植现场,走近一看,惊讶住了,并不是秧苗。“这个不是水稻...

当前,正值农忙时节。近日,记者走进从江加鸠镇,河流沟边到处栽满了“秧苗”。村民忙着起垄、植苗,一派繁忙景象。


图为石菖蒲产业.jpg


记者以为农户把秧苗种在了沟边,来到种植现场,走近一看,惊讶住了,并不是秧苗。

这个不是水稻的秧苗哦,用我们苗话喊这个叫‘鸠飚’,学名叫石菖蒲党郎村支王绍林向记者介绍着说。

从王支书的介绍中得知,石菖蒲是一种香料也是一种草药。“我们从古至今都只以为野生的石菖蒲是香料,村民们平时上山只是摘一些回家炒菜添香加色用,没想到它竟然还有调理身体的功效。

据了解,近几年来,一直有广西的老板上门收购石菖蒲。“刚开始听大家说有老板收购石菖蒲,我家的林地山上长的野生石菖蒲比较多,心想反正也要上山干活,顺便摘一些来卖试试看。”党郎村的村民杨中文说道。

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2023年杨中文和妻子利用上山务农的时间,把自家林地下的野生石菖蒲收割拿回家晾晒得到150余斤的“干货”,老板上门以一斤27元的价格收购,两夫妻总共挣到4000余元。这试一试出了一条可以在家门口挣钱的“新路子”。


图为石菖蒲产业.png


“野生的石菖蒲虽然能够挣到一定的钱,但在产量上还是不能满足我们想挣钱的冲劲。”两口子打算通过人工种植来提高产量,今年,杨中文拿出自己的闲地试种4亩。看到杨中文一家把野生的石菖蒲移植到河流沟边,村民们也纷纷效仿他。

党郎村,生态资源好,海拔适中,光照足,水源好,昼夜温差大,是种植石菖蒲的好地方。党郎村王绍林支书向记者回答道。

今年以来,在各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党郎村石菖蒲种植技术不断改良,以人工的种植方式,使得石菖蒲的长势不错村民们非常有信心做大做强石菖蒲产业

目前,党郎村石菖蒲种植基地占地面积100亩,带动全村50户200余人就业,预计今年将会更加有力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从江县加鸠镇人民政府贾晓明)


编辑:卢欣荣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