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宝丰:由“黑”到“绿” 废弃矿区转型记
来源:每日新闻网 时间:2019-04-23
导读:
沉陷区整治马千慧摄人民网郑州4月22日电(张毅力)“正对面是樱桃树,紧挨着的是桃树和柿树,等再过上几年,咱大营镇沉陷区也能发展出个花果园来!”在大营镇老龙窝采煤沉陷区,宝丰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义...
沉陷区整治 马千慧 摄
人民网郑州4月22日电(张毅力)“正对面是樱桃树,紧挨着的是桃树和柿树,等再过上几年,咱大营镇沉陷区也能发展出个花果园来!” 在大营镇老龙窝采煤沉陷区,宝丰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义辉向记者介绍。
宝丰县,因境内矿藏丰富而得名,黑色金子——煤,在早期开发中为其带来经济效益,一度成为宝丰县支柱性产业,但伴随粗放型的开采方式,矿区内生态问题凸显,转型修复迫在眉睫。
清查现状 政策引导
矿区开采主体大到国有,小到个体,修复工作怎么下手?从哪下手?成了无绪难题。为此,宝丰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开展露天矿山开发利用现状清查,借助卫星地图,逐一对照图斑核查,落实责任主体矿区废石废渣处理任务。
“掌握实际开采情况后,我们先后印发《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建立县级领导包矿和乡级领导驻矿责任制度》《露天矿山复工验收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全县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总体目标和职责分工,‘三级’包矿,开展修复工作。”张义辉介绍。
一矿一策 多元融合
“近年来,宝丰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宝丰县县委书记、县长许红兵说,“在矿山整治方面,我们坚持一矿一策,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并行实施‘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措施,针对无主矿山,咱政府兜底治理。”
据了解,宝丰县在整治无主矿山工作中,创新方法,以国有公司为平台,吸进社会资本投资生态修复和绿化,探索出矿区治理的“宝丰模式”。
复垦造林 新生动力
矿区修复进程中,宝丰县以杨庄镇、张八桥镇等4个乡镇为典型,总投资2.11亿元,规模7000余亩,实施后将新增耕地5800余亩,已完成验收3285亩;修复采煤沉陷区进程中,以大营镇老龙窝为典型,依托地形地貌,蓄水建湖、栽树育林;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中,治理面积2000亩,植树12万棵,力求将工矿废弃区底色由“黑”转“绿”。
平顶山市因矿而兴,宝丰、郏县等曾以矿为业,并渐渐依托这片土地成长起来。“现在,要发展,同时也要让这片土地长青下去,共同打造出绿水青山宜居城。”平顶山市副市长张弓表示。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