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地方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安徽砀山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每日新闻网—聚焦中原     时间:2023-09-19

0
  • 导读:

    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这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再次对粮食安全做出的重要部署。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守好“三农”基本盘,首先要抓好“头...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真正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这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再次对粮食安全做出的重要部署。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守好“三农”基本盘,首先要抓好“头等大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重要战略。近年来,砀山县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首位,不断在粮食生产这一根基上下功夫,走出一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片1.png


本网从砀山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3年砀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任务4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涉及6个镇(园区),分为10个施工标段和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主实施主题,项目总投资1.0045亿元。已于6月底前所有标段全部进场施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有序实施,已完成工程量的50%以上。




一、多措并举构建高效工作体系。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县政府成立了砀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单位为成员,明确职责分工,细化落实方案,量化建设内容,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二是筹措资金,确保资金到位。2023年项目总投资1.004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895万元;省级财政2324万元;市级财政475万元;县级配套3288万元和经营主体自筹25万元全部到位。三是周密调度,加强项目监督。成立工程督查组,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专项督查,制定周调度会制度,加强对工程建设情况的调度,提高工程质量建设、加强项目进度管理,同时加强监理、跟踪审计、第三方检测全程服务,对质量层层把关。


二、提前谋划促进项目有序实施。一是严把时间关。2022年9月省级下达2023、2024初步建设任务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召开了粮食主产区镇(园区)分管负责人会议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议等,传达文件精神和建设要求,布置任务申报。二是打好提前量。从数据库中调取符合条件的建设区域、面积等基本信息反馈镇(园区),由镇(园区)结合当地实际申报,县农业农村局根据申报情况完善了砀山县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库。三是下好先手棋。2022年9月底在安徽省政府采购网公示采购意向,抢抓项目进度,对2023、2024年实行项目一体化招标设计,2022年11底在宿州市工会共资源交易网公开招标设计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


三、关口前移确保精准勘察设计。一是严把勘测论证关。设计单位采取无人机全面航拍,按照改造提升项目实施要求,结合上图入库信息和航拍种植结构比对,经专家论证初步选定初步实施区域,经农业农村就党组研究后报砀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二是严把群众参与关。设计人员深入村组,与村镇干部一同进行现场实地勘查,与群众代表、镇村干部开展座谈,广泛听取他们对设计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初步设计报告保县农业农局,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论证后报市农业农村局,并经市农业农村局专家评审,2023年3月29日对砀山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下达批复。


四、公开公正确保项目招标规范。代理公司的选定和施工单位的招标是高标准农田项目能否规范实施的关键。一是严把代理公司选定。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县农业农村研究制定高标准农田代理机构遴选方案,公开遴选砀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选定的12家代理机构按照砀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体安排,按照排名依次轮流开展服务。二是多次开展招标论证。并多次召开招标文件论证会,将项目基本概况、招标工作相关需求、各环节注意事项等与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政策法规股、代理机构进行详细沟通,确保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严谨。三是创新招标方式。借鉴新华日报去年7月推荐的江苏泰州经验“创新评标办法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采用“ABC合成法”评标办法(评标基准价=(A*50%+B*30%+C*20%)*K),增加评标基准价的随机性,科学、择优确定中标单位。交易中心对抽取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新的招标办法的使用,防止围标串标行为,减少市场过度竞争恶意竞价等不良行为,减少因低价中标给招标人带来的现场管理的不利因素,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找到施工水平较高的队伍。四是严把中标单位关。安排人员对全部中标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单位状况,明确责任义务,沟通项目管理,建立联系机制,然后签订施工合同。




五、坚持质量重点规范施工管理。一是强化管理制度建设。为推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我县先后制定了《砀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监理人员管理办法》、《高标准农田监理单项工程验收和完工结算管理办法》和《砀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二是强化日常监管责任制。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2023年十个施工标段划分区域,细化分工,责任到人,选派5名业主代表全权代表业主单位负责日常工程建设管理及监督,实行跟总督察机制;采取供货单位、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等,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施工材料达标。三是强化人员考核管理。要求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人员的管理,按照合同约定配备现场人员。实行考勤制度,总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主要人员实行APP打卡考勤制度;实行请销假制度,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采取书面请假的方式,请假条需所在单位盖章确认,1天以内的报业主代表审批,1天以上的报县农业农村局审批,每月考勤时间仍不得低于22天,由请假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剂,报业主代表备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工作情况定期不定期考核,将总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主要人员的考勤和履职情况作为重要指标,量化打分,进行排名,结果通报到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必要时在砀山县人们政府网和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给予公告。四是强化施工过程规范化。制定《砀山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施工管理办法》,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明确了各项工作规范和程序等。根据农业农村部《高标准农田质量管理办法》结合我县高标准农田施工建设的实际,制定了《砀山县2023年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明确了排水沟、护坡护砌、机井、涵洞、板桥、田间道路、电力线路及灌溉设备、隐蔽工程等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对项目变更、中间计量及完工结算、工程档案资料等均作了具体要求。


六、建管并重确保经济效益提升。高标准农田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进行工程建后管护。县级人民政府对建后管护负总责,县农业农村局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和检查考核工作。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经市、县级验收后,由与村民委员会办理移交手续,纳入管护范围,开展管护工作。要求镇政府和管护人员都应建立管护台帐,记录管护情况。一年内,发现工程设施因质量缺陷导致的损坏由施工单位负责整改和修缮。管护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使用情况必须公开,县级每年对管护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下一步,砀山县将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机遇,进一步扎实工作,将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同时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为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按照《宿州市高标准农田管护网格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我县网格化管理模式,以乡镇、村级网格化管理“六有”(有工作场所、有人员配备、有经费保障、有制度职责、有考核培训、有档案管理)和“四化”(监管责任网格化、日常巡查常态化、监督巡查联动化、监管手段智慧化)为总要求,围绕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日常巡查重点工作,充实建强村级网格员队伍,发挥村级一线排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前哨作用,切实提高我市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能力和水平。(供稿来源:砀山县农业农村局)


编辑:卢欣荣


地址:北京市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010-88117470 18610823131  邮    箱:2425268412@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音像制品制作  电影摄制发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号:91110102MA0093EQ6R

每日新闻网 http://www.everyday-news.com 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XML